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植基南路(二环线-芙蓉北路)道路工程2、建设单位:长沙金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3、建设地点:二环线至芙蓉北路4、设计单位: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5、建设规模:全长863.9m,路幅宽26m。6、招标内容:道路基层、道路面层、排水、亮化、绿化、交通设施工程等。二、场地概况植基南路(二环线-芙蓉北路)道路北起二环线,南至芙蓉北路。规划路幅红线宽26米,拓宽部分(K4+293-K4+360)宽35米,是一条城市支路。三、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编制依据1.1由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1.2长沙市开福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核的工程量清单1.3道路工程施工规范1.4现场堪踏资料2、主要技术标准2.1路线等级:城市次干道路;2.2机动车道设计车速:次干道路段40km/h;次干道平面交叉口140km/h;2.3路幅建设宽度:26m;2.4设计荷载:路面,Bzz-100,桥涵,城A;2.5设计年限:15年四、施工图纸概况1、平面概况本线形下穿二环线,与芙蓉北路顺接。道路全长863.9m,设拐点1个,拐角为I=57°43'36",设圆曲线1处,半径为200m。本路段通行车辆主要为小汽车,交通量不大,转弯时可占用部分非机动车道,另外,拐角临近芙蓉北路交叉口。因此,不考虑增设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车道。平面线形与二环线辅道合理平接,基本满足城市次干道要求。与芙蓉北路平交增设左右转弯车道。道路全程进行无障碍设计,使残疾人出行方便。2、纵断面概况根据规划要点要求,该路纵断面设计按40km/h标准设计。芙蓉北路、二环线桥涵已建成,两者控制点标高已完全确定。在不改变规划排水方向的前提下,结合现有地形和两厢开发需要,尽量控制最大填、挖方高度及其填、挖方工程总量。纵断面设计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表(单位:m)变坡点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最大凸曲线半径最小凸曲线半径最大凹曲线半径最小凹曲线半径最大挖深最大填深222.1%0.95%560.5154.04\\10000250022.985.383、横断面概况标准横断面路幅组成:4.5m(人行道)+2m(非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2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26m;下穿二环线路幅组成:4.5m(人行道)+2m(非机动车道)+7.45m(机动车道)+1.1m(防护分隔带)+6.60m(机动车道)+1.49m(非机动车道)=23.14m4、路基、路面概况4.1.路基概况填方路堤边坡坡度:边坡高度小于等于8m为1:1.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应每隔8米设2米宽平台一处;挖方路基边坡坡度:对土质及严重风化岩石为1:1-1:1.5;对轻度及中等风化岩石为1:0.3-0.75,当挖方边坡高度较高时,应每隔8米设2米宽平台一处。桩号3+980-4+108路段为一山丘,体量较小,道路开挖后,会留少量余土,建议用作本道路工程及周边单位建设外借土方,平整场地,保护生态环境。本次施工段基本无高边坡,所有坡面采用植草即可。路基范围内须清除草皮、有机质土、淤泥等不合格路基使用土;压实度要求(重型压实标准):填方路槽底面以下0-80cm,挖方路槽底面以下0-30cm,大于等于96%,填方路槽底面80cm以下达到94%;人行道内的路床必须密实,其压实度标准与路基保持一致。3路堤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应采取拦截引排措施并清除湿土,必要时(清除困难时)可在路堤底部填筑石或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4.2.路面概况路面结构形式采用具有噪声小,行车舒适,灰尘少,以及维护方便等优点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结构为:表面层为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中面层为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为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为40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面层与基层之间设透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均采用重交沥青AH-70。人行道采用15cm厚C15素砼作基层,3cm厚1:2水泥砂浆座浆,面层暂定铺砌规格40cm×40cm×6cm的人行道砖。5、排水概况5.1、管材及接口:管径d≤500mm的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缠绕排水管,选用的管材必须符合《埋地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二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19472.2-2004)的要求。管材性能要求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标准图集04S520-38,管道接口采用电热熔带接口,且宜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