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VIP免费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_第1页
1/65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_第2页
2/65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_第3页
3/65
2011-06-13思考题1、偏瘫患者翻身的注意事项2、颈椎损伤病人的翻身的注意事项卧床患者翻身的目的1、维持患者皮肤的完整,避免压疮的产生。2、维持患者肢体功能。3、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卧位。翻身技术是防止压疮和关节挛缩的重要环节。卧床患者翻身的原则翻身时要遵循定时翻身和轴向翻身的原则。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压疮。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皮肤的耐受性和适应性逐步增加,翻身的时间爱你可以在严密观察下逐渐延长。翻身的适应症长期卧床或身体软弱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我在这里主要是偏瘫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技巧与注意事项。偏瘫患者翻身偏瘫,通常称半身不遂,多因脑血栓形成或脑溢血所致,中老年较易发生。偏瘫的肢体长期不锻炼,就会逐渐产生肌萎缩、肌无力,甚至造成足下垂、关节强直畸形。在急性期过后的2—4周可根据病情把治疗的重点转移到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偏瘫患者常用体位1、仰卧位,头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爱你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前突,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和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如图一)二、偏瘫病人翻身方法偏瘫病人患侧肢体无自主活动,翻身很困难,如果在床上固定于一种姿势,容易出现压疮,也不利于排痰,久之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所以要没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上述并发症。(一)外人协助翻身(1)向偏瘫侧翻身:让病人抬起健侧腿,并向前摆动,健侧上肢也向前摆动。家属将手放在其患侧膝上,促进患侧腿向外旋。完成翻身后,再帮助其将患肢摆放在正确位置(图4)(2)向健侧翻身:病人双手叉握在一起,以支持患侧上肢。家属将其患侧下肢屈曲,双手分别置于患侧臀部和足部,用适当的力量将患者翻向健侧,再将患肢摆放在正确位置(图5)(二)患者自己翻身(1)向患侧翻身:病人仰卧位,双手叉握,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向上伸展,健侧下肢屈曲,双上肢先摆向健侧,再摆向患侧,可重复摆动,当摆向患侧是,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图6)(2)向健侧翻身:病人仰卧位,用健侧腿插入患侧腿下方,双手叉握,向上伸展上肢,左右摆动,幅度稍大,当摆至健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健侧,同时以健侧腿带动患侧腿,翻向健侧。(图7)三、偏瘫患者翻身的注意事项1、不管转向患侧或健侧,整个活动都应先转头和颈,然后正确地连续转肩和上肢躯干、腰、骨盆及下肢。2、确认床边留有足够的空间给患者翻身,以确保翻身后的安全和舒适。3、要确保患侧肩膀有足够支撑,而非只拉患侧上肢。脊髓损伤患者一、脊柱组成:脊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头的支持者,又是人体躯干的中轴。(图8)成人的脊柱由24个独立的椎骨、一个骶骨及一个尾骨组成。根据34个独立椎骨的不同部位,分为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骶骨有5个骶椎互相融合而成,尾骨由3~5个尾椎组成。(图9)二、脊髓损伤的阶段与症状体征(图11、图12、图13)三、脊髓损伤体位(一)常用体位脊髓损伤患者开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卧床,穿上体位主要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三种体位。体位的保持必要时需用各种枕头,因此应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枕头。在急性期为防止各骨突部位发生压疮,在骨突附近而不是在骨突处应用枕头,使骨头不受压迫。(二)体位摆放的目的1、预防压疮:通过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防止压疮好发部位承受过多的压力,防止一些皮肤薄弱的地方发生磨损和擦伤,从而避免发生皮肤压疮。2、防止关节挛缩:长时间的肢体不正确摆放可能导致关节囊和韧带挛缩,导致关节强直和畸形,导致以后患者坐轮椅或使用矫形器困难,或者使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即使神经功能恢复了也无法再恢复运动。通过正确的体位摆放把关节置于功能位,避免了关节挛缩。(二)体位摆放的目的3、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损伤:脊髓损伤后早期单纯内固定无法满足脊柱稳定性的要求,搬动或摆放不正确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神经损伤加重病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