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学splanchnologysplanchnology第二篇内脏学第四章内脏学总论一、内脏viscera内脏主要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大多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二、功能function三、内脏的一般结构内脏器官形态不一,按其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一)中空性器官中空性器官呈管状或囊状,其管壁通常分3层或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二)实质性器官实质性器官多属腺组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或浆膜,被膜伸入器官内将器官分隔若干小叶,每个器官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导管出入之处常为一凹陷,称为门三、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一)胸部标志线1.前正中线2.胸骨线3.锁骨中线4.胸骨旁线5.腋前线6.腋后线7.腋中线8.肩胛线9.后正中线(二)腹部分区1.4分法2.9分法大致了解,详细介绍见后续的相关章节腹盆腔各器官在腹部各区的位置第六章呼吸系统respiratorysystem本次课目的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2.熟悉鼻腔的构成及各部的形态结构,掌握鼻腔分部3.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4.熟悉喉的位置5.熟悉喉软骨的位置、形态结构6.熟悉弹性圆锥的位置、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7.掌握喉腔的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8.掌握气管的位置、形态,熟悉其构造特点9.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及临床意义10.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11.熟悉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12.掌握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的位置、形态及临床意义13.掌握胸膜顶、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14.熟悉纵隔的概念和分区。一、鼻二、咽三、喉四、气管和支气管五、肺呼吸系统及相关内容六、胸膜七、纵隔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组成:喉功能:呼吸、嗅觉、发音、内分泌呼吸道的分布: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及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第一节呼吸道鼻外鼻鼻腔鼻旁窦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一、鼻nose一、外鼻externalnose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外面覆以皮肤构成内衬粘膜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鼻腔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鼻中隔:筛骨垂直板、梨骨、鼻中隔软骨及两面的粘膜构成二、鼻腔nasalcavity易出血区(littlearea)位于鼻中隔前下份,此区血管丰富面位置表浅,受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而出血以为界,每侧鼻腔可分为:——鼻阈之前,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向后借鼻后孔通咽鼻前庭固有鼻腔鼻阈鼻腔有四个壁:上壁——狭窄,邻颅前窝下壁——口腔顶,由硬腭构成内侧壁——鼻中隔外侧壁——最复杂由上而下为上、中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间隙为上、中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凹窝叫蝶筛隐窝中、上鼻道和蝶筛隐窝有鼻旁窦开口,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鼻腔粘膜与鼻旁窦表面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粘膜按性质分为:呼吸部粘膜——占大部分嗅部粘膜——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淡黄色或苍白色,内含嗅细胞,能感受气味刺激嗅区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三)鼻旁窦paranasalsinuses作用: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发音起共鸣作用额窦:中鼻道筛窦:前、中组:中鼻道后组:上鼻道蝶窦:蝶筛隐窝上颌窦:中鼻道开口部位第二节喉larynx位置颈前部,第3-6颈椎体范围,上方以韧带和肌肉系于舌骨,下方续于气管。前面覆以皮肤、颈筋膜和舌骨下肌群。后方与咽紧密相连,两侧有颈部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既是呼吸管道,也是发声器官组成:软骨、软骨间连结、喉肌和黏膜构成一、喉的软骨(一)甲状软骨(二)环状软骨(三)杓状软骨(四)会厌软骨thyroidcartilagecricoidcartilagearytenoidcartilageepiglotticcartilage1.甲状软骨:2.环状软骨3.杓状软骨4.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上圆下尖,下端附着在甲状软骨前角内面,被覆粘膜后则成为会厌二、喉的连结喉软骨之间以及喉软骨与舌骨、气管之间的连接(一)甲状舌骨膜(二)环甲关节(三)环杓关节(4)方形膜起于会厌软骨的两侧缘和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向后附着于杓状软骨的前内侧缘。其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是构成前庭襞的基础前庭韧带(五)弹性圆锥(环声膜)甲状软骨前角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