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良镇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课题批准号(2013)4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指导课题负责人成莉所在单位百良镇中心小学填表日期2014年7月1日百良镇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7月修订百良中心小学2013年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书课题编号BXJ201311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研究类别小学语文课题负责人成莉课题组成员成莉研究工作简述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由于我校地理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着各种弊端,朗读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鉴此,我提出了研究此课题。二、本课题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申报课题。2、了解研究对象的朗读现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并针对研究对象目前的朗读现状开展观察调查,积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2、实施有效性朗读的教学,加强小学生有效朗读技巧(停顿、重读、语调),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有效朗读的情感体验,深刻领会其课文语言的意义、气韵、节奏。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4、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5、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总结阶段整理课题材料,总结研究材料经验,完成结题报告。(不得少于800字,不够可续页)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1、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温馨的朗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变得愿意读,乐意读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课堂教学作为朗读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应当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传达给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朗读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想读;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参与朗读,指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创造性地练读,让学生乐读。2、经过课题研究,加深了我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熟悉,加强了朗读练习,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爱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进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过去,我校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不超过6册,而现在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超过了15册,由此可见,学生对阅读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形成,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学校加强了朗读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多了,“日积月累,熟能生悟,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样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学生在课堂中敢说了,会说了,能说了,多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赛、作文竞赛等。应该说,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3、通过课题研究,我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为了搞好课题研究,十分重视练读课文,做到读好课文才备课、才上课。由于不断的反复练习,我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也十分注意搜集这方面的教育信息,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改革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在实践的基础上,我认真进行总结,积极撰写随笔,促使自己对实践活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4、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的成长,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是有效性朗读教学的实践者与探索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体会文字的奥妙,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锤炼了自身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不得少于2000字,不够可续页)教研组意见(盖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