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的赏析砀山机关小学杨玲美无处不在,欣赏张齐华老师的观摩课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其中《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所带来的革新。“石子扔出去水面荡出的波纹、雷达波、花坛里绽放的鲜花……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奇妙,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多么美丽的语言,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孩子们静静的聆听,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这样的激情导入怎能不激起孩子们内心对圆的了解的迫切需求?美的语言、美的素材、美感的体验把孩子们引入到了圆的世界。由此可见,一堂好课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是要有创新意识的,要能吸引住学生,我们一定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顺应时代的潮流把理念和思想渗透给学生。进入圆的世界,张老师很自然的让学生尝试画圆,探讨圆的画法。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做的思想行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记录自己的发现。并与大家分享交流。从而掌握了圆的画法,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课堂的生成也随着学生的发现产生了。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黑夜里引领孩子走路,你是举着火把拉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到达目的地?还是举着火把站在目的地让孩子们寻找方法摸索着过来?这截然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后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规可以画圆,没有圆规你可以画圆吗?”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张老师语言的艺术,同学们通过思考动手动脑了解方法的不局限性。学生的回答呈现多样化:描,拷贝不走样、绳子一端系着橡皮用手甩、利用线和铅笔画……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了表扬,“没有规矩,也成方圆”足以显示了你们不凡的创造力,学生很有成就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有多鼓励才能给孩子增强上进心。结尾也是一门艺术,“天体运行的轨迹、圆圆的明月、高挂的艳阳……生活中每个角落都有圆,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有关圆形的建筑、剪纸、瓷器等,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回味。数学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人文主义的思想穿插到数学的课堂中来,数学课堂从此不在枯燥乏味,也由此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