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音乐教师李莎上课时间12月1日课题《我有一只小羊羔》学的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帮助学生巩固对唱名123的认识,学习用亲切、愉快的歌声,表达喜爱小羊羔的心情。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习的内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演唱与表演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学习过程:一、歌词和唱名1、歌词有节奏的跟老师朗读歌词2、唱名《我有一只小羊羔》这首歌的歌谱是有1235这四个音组成,你们认识这些音的唱名吗?二、新授1、在学动物说话活动中节奏练习。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三只小动物来,看看第一位朋友是谁呀?生:是小猫师:小猫是怎样叫呢?生:喵喵……师:如果老师用这种节奏来念,小·猫小猫│怎样叫‖(同学们可以跟老师一样的节奏来念哦,应该怎样念呢?)师:喵·喵喵喵│喵喵喵‖(学生跟唱)师:第二位朋友是谁呢?生:是小鸡师:小·鸡小鸡│怎样叫‖生:叽·叽叽叽│叽叽叽‖师:第三位朋友是谁呢?生:小狗师:小·狗小狗│怎样叫‖生:汪·汪汪汪│汪汪汪‖刚才我们就是使用了这个节奏来读小猫、小狗和小鸡的叫声,这个节奏怎样读呢?听老师读一次X·XXX│XXX‖这个节奏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我有一只小羊羔》这首歌曲中也会运用到。2、学唱歌曲⑴、看歌谱,指导学生说出歌谱中的每个音的唱名;⑵、填唱歌词师:小羊羔长着一身洁白绒毛,是不是很可爱很漂亮呢?师:好,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有一只小羊羔》①、播放歌曲②、现在请同学跟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③、整段歌曲唱一次歌词。(慢速)④、师弹琴,学生歌唱歌词。⑶、边唱歌曲,边拍手与拍腿。3、律动游戏:(转圈圈)大家围成一个圈,老师放音乐同学们扮演小羊一边唱,一边转圈。三、小结课后反思:“学·习课堂”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学科音乐教师李莎上课时间12月3日课题《彝家娃娃真幸福》学的目标:1、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通过奏、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习的内容:通过奏、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走进彝族1、师:“小朋友,知道老师图片上的小姑娘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吗?”生:……师:彝族,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靠山而居,大多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想知道彝族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请跟随歌声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山寨。2、播放歌曲《纳西篝火阿里里》,欣赏图片。师: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重复唱到一个什么词?师:这首歌中用了许多衬词“阿里里”,使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活泼,这是彝族民歌的特点之一。二、歌曲新授1、学唱旋律①、初听,找出歌中出现了几个“阿里里”②、复听,辨别四个“阿里里”的音高③、跟着钢琴模唱“阿里里”,唱准音高。④、老师用“la”完整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欢快跳跃的情绪。⑤、师生接口唱。对于唱不准的地方,个别纠正。⑥、学生看歌谱完整唱师: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彝族人民靠山而居,歌声是从高高的山上传过来的,注意高位置。2、学唱歌词师:下面我们来完整听一遍歌词,听听彝家娃娃在节日中是怎样打扮自己的?①、学生描述歌词②、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指导用正确的声音发声,提示“阿里里”读得轻一点。③、跟学生一起背读歌词④、跟着琴声默唱歌词⑤、轻声跟琴唱词,唱出快乐的情绪。3、加入节奏伴奏,巩固歌曲三、巩固创编1.学说彝语,快乐伴唱师: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他们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想不想学说两句彝族话?①、学说彝语师:彝族人称小孩“阿依”,别人帮助了你,应该说声“卡萨萨”,彝家娃娃高兴的时候他们会说“嘿—萨”师:让我们一起用彝语喊一声快乐,嘿—萨!②、彝语伴唱师:我们把快乐的情绪带到歌曲中好不好?大家想一想,“嘿萨”加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合适呢?③、播放原唱,指挥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唱出“嘿萨”。④、加入跺脚动作突出“嘿萨”的节奏。⑤、一组学生唱歌,另一组伴唱。⑥、交换,巩固。2、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师:彝族人非常崇拜火,每年夏天都要举行“火把节”。节日里,人们穿上最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