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了一节公开课《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想展示这节课所进行的思考与操作的过程,并通过课后分析与反思,获些许收获,期待大家指正。一、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一次函数尚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是学生不懂数形结合、不懂转化,不懂如何思考,导致畏惧函数学习。经过反复研究,本人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发现规律的环节,通过“学生考老师”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首先,把有密切的联系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上,方便学生区分与联系。其次,方法上先用一节课学习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图像,并熟练掌握用两点法画这两种函数图像;而本节《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为第二节课,专门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归纳出k、b与图像的关系,进而能依据k、b迅速画出大致图像并解相关的习题,并能通过观察图象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感受图象在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探索中的应用。二、制定教学策略1、发现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深刻地理解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特征的实质内涵,达到理解记忆,灵活掌握的目的。2、小组合作。在探索函数的图像性质时,引导学生把几个函数图像分类这一方式切入,能体现集体的力量与竞争的意识,使学生感到有趣。3、着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习惯,无论是用两点法画函数图像还是探索完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后画大致图像、以及利用图像来解题,力求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以养成学生很自然地通过画图去解决函数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学习能力4、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角,老师只组织、引导。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点评”模式解决问题。15、充分利用多媒体,一是设计网页方便教学,二是运用电脑动画,动态演示取不同的k、b值对图像影响的过程,力求直观有效。三、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一、复习引入1、下列函数中①②③④⑤⑥。其中是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填编号)2、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取点就可以了。3、直线y=4x过点(0,)、(1,),直线y=2x-5过点(0,)、(,0)注:通过练习引入,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为学习本节内容作铺垫。环节二:从图像获取函数增减性的信息1、老师动态演示图像上的点升降的过程,及如何从图像获取信息,学生用两点法画好六个一次函数图像,尝试根据图像说出其所经过的象限及增减性。注:让学生感受图象在探索一次函数的性质中的作用,当熟悉了从图像获取增减性的信息为后面研究函数性质做准备,也分散后面学习的难点。环节三:学生考老师,如:直线y=-2x+3且经过点(0,),经过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自己先做出答案,再举手提问老师。注:老师回答学生问题时不用两点法画图,仅根据关系式便迅速画出大致图像并解答。这一快速解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后面研究函数的性质作铺垫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1、把提前画好的六个一次函数图像分类;2、从不同的分类方法发现k、b与图像的关系;3、归纳总结一次函数性质。注:老师巡视、待充分讨论后归纳各小组结论,当所有组都发现不了b的几何意义时适当启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所有规律,再演示k、b对图像的影响(动画)。环节五、练习归纳:1、再做类似考老师的三题看是否也能像老师一样迅速做出,填表归纳当k、b取不同符号时的所有情况(六种)。2注:与考老师相呼应,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归纳六种情况既能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又让学生对k、b与图像的关系理解更透彻,很快掌握所有的情况产生强烈的成就感。环节六:分层练习,课内批改。分三个层次共10题,堂上独立完成。注:不仅达到巩固知识、熟练应用的目的;而且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即改进。四、小结教学效果本节课自我感觉效果不错,学生能够快速而深刻地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直至练习部分也进展顺利。听课老师评价的亮点是“学生考老师”这一环节当学生看见老师那么快就把图像画出来轻松解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