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研究数学三组闫全国贾胜君、刘延玲、于秀娟、郭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变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师和学生信息的相互传递和作用。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由于缺少有效的途径很难做到有效全面的反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为数学课堂的反馈方式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变成直观形象的视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枯燥的数学课堂,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保持高度的热情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掌握多媒体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现代教育的需求。实践证明,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数学概念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一种类型。在教学时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进而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而多媒体技术强大的直观性,有利于反馈并进行矫正。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是对比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建构,主要采用对比认识的方法,让学生感悟理解并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已经有感性认识,但还无法用语言表述定义。可以分三个环节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归纳概念。首先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长乐市实验小学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并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两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最早感知的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第二步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感知到这两组图形都有“对边平行”。第三,通过观察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验证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用电脑验证不同形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在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五年级《条形统计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图上画出条形并标明数据,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索统计图及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统计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开课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并将搜集到的统计图进行分类,概括出常见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条形统计图。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想要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师生共同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从学习网站上自学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制作步骤及其特点。接着利用多媒体进行反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练习采取评分方法,每做对一题加一题☆,可以查看答案,做完以后系统将自动评分。课后练习中为了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理解,用课件设计了一组变式练习“猜图形”。首先,老师点击课件呈现一个两腰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