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教学——将孩子渡向独立阅读的彼岸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虞大明一、略读课文的编排概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尝试性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可我呢,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课文,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一个主题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后面,它相对独立又与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应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践行三种阅读方法: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第二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浏览:即大略地看,快速地读。浏览的主要任务是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为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作准备。浏览的优势是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浏览时可以跳读可以一目十行,在读报刊时甚至只看标题。要想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浏览是一种很好的依托。浏览是极具工作化和生活化的阅读方法。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根据各削断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本把握,要点概括、内容研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略读的评价,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能力的评价,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以培养略读能力和浏览能力的略读课文教学课,要以训练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为主。崔峦:略读更接近于平常读书,读文章,以了解大致内容为主要目的。浏览,指大略地看。多用于平时消遣性阅读,如读报、看杂志、上网,以增加知识、见闻。浏览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必须学会浏览: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课文;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为我所用。在信息社会,浏览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有用的阅读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予以重视。综合以上表述,可以确定: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略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教学;浏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逻辑起点。三、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精细化、随意化、简单化,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三个基本误区。1、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略读课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略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猜读、扫读、跳读和根据要求选择读等方法。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不能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更为集中,不是没有重点,而是重点会更少更突出,更多依赖学生自主解决。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金钱的魔力》中,王渊老师对拖德的笑先找到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说“笑”,再读读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笑”,进一步感悟拖德的笑,最后读一读名家对笑的描述,深入地把握了文中的重点。《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王彧钊老师通过空城计来感悟孔明之智,一是梳理空城计的要点;二是想象说话,揣摩要点,深入的探究活动;三是安排学生的朗读,对读的安排非常向心,目标意识非常强。当学生读得不流畅的时候,王老师的评价语非常生动,而且巧妙的提示孩子不要慌张“吾等命皆休已”,要胸有成竹,说话要不紧不慢。当另一个学生读得好的时候,教师立刻评价“吾等命皆保已”《各具特色的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