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一、全市“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情况自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改天换地的精神和魄力,克服资金、用地、工程、技术等多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网”绿化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据初步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共投资8.1亿元,动用土石方11994.41万方,建设林带2922.27公里,完成绿化面积27.85万亩,植树2806.26万株。其中总投资、土石方量、绿化面积和植树株数分别完成07-08年度计划的151.82%、165.89%、164.31%和102.35%,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具体工作主要有八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我们把路域和环城镇绿化作为“三网”建设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突出实施了辛河路、青垦路、东青高速、荣乌高速、东郑国道等干线的路域绿化工程,同时配合打造“黄河水城”,加快推进了南二路、庐山路、北外环、东外环等环城绿化工程建设。市“三网”办在高标准规划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靠上督导,组织协调各县区和农场深挖沟渠、高筑台田、引水压碱、改土造林。全市先后出动大型机械30多万台次,动用土石方6700多万方,其中调运客土2000余万方,保证了重点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成效。目前,全市已完成路域绿化956.95公里,植树1605.76万株,已初步构建起重点路域绿化的基本框架。二是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有关部门把“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和重要职责,实行了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和研究部署,先后十余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亲赴一线视察工作;市人大、政协领导也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和调研;县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调度、现场指挥;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靠在一线搞好施工;各级“三网”办加大督导和协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配合。全市“三网”建设已形成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市县乡村配套联动、油地军全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全民参与氛围浓厚。全市各级各部门广造舆论,大造声势,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第1页共8页政策措施,帮助群众算好生态帐、经济帐、发展帐,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三网”绿化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党政群团、胜利油田、济军基地、厂矿企业、市民群众都踊跃为“三网”建设投资投劳,建言献策,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全社会参与“三网”绿化工程的浓厚氛围。四是政策规划配套到位。在黄河三角洲特殊营林条件下建设“三网”绿化工程,史无前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市“三网”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研究制定了《关于2007—20XX年实施黄河三角洲“三网”绿化工程的意见》、《xx市2007-2008年“三网”绿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三网”绿化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三网”绿化工程综合督查考核办法》、《“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化林权改革的意见》、《“三网”绿化工程科研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三网”绿化工程育苗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实施文化园林建设的意见》及《关于积极做好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三网”绿化工程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与省林业规划院合作,采取技术专家包县区、农场的办法,利用6、7、8三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员、时间和精力,搞好全市“三网”绿化工程详规的核实、整理和编制工作,为工程建设和检查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县区和有关责任单位也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管理体系,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五是标准质量总体较高。各地根据市里制定的工程标准,借鉴“上农下渔”的成功做法,采取“抬高、整平、深翻、蓄水、压碱”等工程技术措施和“先治碱,后植树”、“先造地,后造林”等工程模式,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和质量较高的样板工程。同时,市“三网”办通过实地督导、巡回检查、阶段验收和工程评比等活动,认真抓好规划、施工、植树、验收等关键环节,对达不到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