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眼科特殊检查及应用(二)(二)日本日本Topcon,SL-D7.Topcon,SL-D7.裂隙灯照相系统的组成裂隙灯照相系统的组成–裂隙灯显微观察系统裂隙灯显微观察系统–分光器分光器–适配器适配器((转接器转接器))–照明系统照明系统•裂隙灯照明裂隙灯照明–背景照明背景照明–成像装置成像装置•相机、相机、CCDCCD、、TOPCONTOPCONSL-D7SL-D7–影像处理系统影像处理系统•电脑、图像采集板、打印机电脑、图像采集板、打印机•软件软件8百万像素优质静态图像1200x900/30fps动态显示和录像多张连拍-防止病人眼睛运动左右眼自动识别相机状态实时显示联机/断开连接/自动关闭电源一体化设计-无按键,操作简单-接线简单、故障率低新一代的裂隙灯照相系统裂隙灯照相注意要点裂隙灯照相注意要点•目镜对焦目镜对焦补偿调节补偿调节•照明照明–弥散光弥散光–直接照明直接照明•窄裂隙窄裂隙•宽裂隙照明宽裂隙照明–照明角度照明角度–背景照明背景照明•镜面反光镜面反光–间接照明间接照明•后照后照–经巩膜经巩膜–经眼底经眼底–特殊照明特殊照明•染色染色•睑板腺睑板腺•辅助镜辅助镜前置镜眼底镜房角镜三面镜前置镜眼底镜房角镜三面镜后照法后照法--经虹膜经虹膜•后照法后照法弥散光弥散光直接照明直接照明--窄裂隙照明窄裂隙照明--有背景光有背景光弥散光照明弥散光照明角膜上皮病变角膜上皮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海德堡SpectralisHRA同步血管造影系统特点特点•独有的共焦激光造影系统独有的共焦激光造影系统•最高分辨率和对比度造影图像最高分辨率和对比度造影图像•独有的视网膜与脉络膜同步血管造影系统独有的视网膜与脉络膜同步血管造影系统•独有的动态造影独有的动态造影•多种非创伤性检查模式多种非创伤性检查模式,,低曝光量低曝光量•独有的三维造影独有的三维造影•广角造影广角造影•最准确的诊断造影系统最准确的诊断造影系统日本拓普康造影机操作方法:•1检查前准备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严重的过敏史,有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有过敏史者或有心肝肾疾病者不宜做该项检查;FFA②前耐心向家属及病人讲清检查的目的、方法、检查期间的配合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反应,让病人熟悉检查室内的环境,了解操作过程,取得病人配合;③常规眼部检查,屈光间质清晰,眼压正常;④术前半小时双眼散瞳至8mm;⑤向病人介绍造影有关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2过敏试验①荧光素钠原液0.1ml行皮肤划痕试验②荧光素钠0.1ml加1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③荧光素钠0.1ml加0.9ml生理盐水行皮丘试验④吲哚氢氯原液0.1行皮肤划痕试验•3注射造影剂确认无过敏反应再注人造影剂10%荧光素钠溶液5ml或20%溶液3ml,或吲哚氢氯2ml•4拍摄快速注入荧光素钠后,根据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拍摄到需要的眼底图像。正常眼底图正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表现•1.臂-视网膜循环时间:荧光素从肘前静脉注射后到达视网膜动脉的时间,通常为10-15秒。•2.分期:①动脉前期(脉络膜期)早期脉络膜的荧光弱,斑片状,不规则;充盈的区域和未充盈的区域对比明显,称为斑驳状脉络膜充盈②动脉期③动静脉早期(视网膜静脉层流影)•④动静脉期,静脉完全充盈,黄斑区无血管,故背景荧光减弱•⑤静脉期⑥静脉晚期,约注射后10分钟后•正常眼底荧光造影正常脉络膜血管造影表现•时间正常异常•臂-脉络膜10-15s>30s•脉络膜完全充盈3-5s>5s(从脉络膜开始充盈到完全充盈)动-静脉期8-12s>15s(从视网膜动脉开始充盈到视网膜静脉完全充盈)异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表现强荧光:任何原因使眼底荧光增强,或出现不应有的荧光。常见的有以下的几种:•1.自身荧光(视乳头玻璃体疣,形状细胞错构瘤)•2.假荧光(滤光片组合不良,白色视网膜脉络膜瘢痕,有髓神经纤维,脂类沉着斑)•3.透见荧光(窗样缺损):特点①在荧光造影早期出现,与脉络膜同时充盈②其荧光强度随脉络膜荧光增强而增强③造影晚期其形态大小无改变④造影晚期随脉络膜染料排空而减弱或消失;常见于两大类疾病: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先天色素上皮减少•4.异常血管:①血管扩张迂曲②血管瘤改变③毛细血管扩张④异常吻合⑤新生血管⑥肿瘤血管(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