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社会之食品安全问题现代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的数目和质量都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品种丰富,数目充足,供给有余。在满足食品数目需求的同时,质量却存在着严重不足。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危及人类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令人防不胜防,新技术影响食品品质,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以及现在的“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第1页共7页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案例一:海南毒豇豆——农药残留海南“毒豇豆”事件算是20XX年第一起影响广泛的食品安全事件。1月至2月初,XX市农检中心对XX市的多家农贸市场进行抽查时,连续发现豇豆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菜、中草药植物上。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将水胺硫磷列入高毒农药禁售名单。XX市农业局发现,这些毒豇豆样本均来自XX省凌水县英洲镇和XX市崖城镇,遂于2月6日向XX省农业厅出协查函,三个月内禁止海南生产的豇豆进入XX市场。案例二:双汇瘦肉精事件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XX省XX县区,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案例三:染色馒头事件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上海工商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涉及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华联超市光新路店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现场发现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馒头案例四:地沟油事件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案例五:毒汁“鲜榨果汁”——成都部分大酒楼、火锅店、水吧大卖第2页共7页“自制鲜榨饮料”,实为“毒汁”(添加剂混合液),橙汁=砂糖+香精+食用胶+诱惑红+柠檬黄+酸味剂+柠檬酸钠+已二稀酸铀钾等;花生奶=葡萄糖+麦芽糊精+白糖+黄原胶+瓜尔豆胶+抗结剂+着色剂。化学专家称,长期过量食用会致癌。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一)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