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材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3、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本节课在画经过直线外一点的平行线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新的知识,使学生会识别“三线八角”的第一种角——同位角,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第一种判定方法,它是本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内容,为后面学习平行线的另外两个判定方法、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探讨等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表达能力、推理能力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借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得出直线平行的条件.(2)会识别“三线八角”的第一种角——同位角(3)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两直线平行.2、过程与方法(1)经历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的习惯(2)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过程中,通过猜想、推理、验证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会识别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2、理解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难点:1、识别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2、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教法及学法: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我以“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应用实践”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勤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借助小教具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思考后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其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复习回顾——情景导入——新知探究——应用实践——自我评价——巩固拓展&&复习复习回顾回顾☞☞什么是平行线?平行公理的内容是什么?FF5533771166448822DDCCAABBEE(1)、∠1、∠2的边所在的直线是哪些直线?(2)、公共直线是哪条?(公共直线就是第三条直线)(3)、∠1、∠2可以看成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出的角?(4)、∠1、∠2在位置上有哪些相同点?重点强调位置关系。(5)、图中还有哪些同位角?第二步:认识同位角同位角演示第三步:猜想、验证,归纳总结问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只要有同位角,就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吗?问题(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只要同位角相等,就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吗?强调两点:(1)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必须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前提下。(2)推理格式:推理格式: ∠1=2(∠已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3ABC211.如图,(1)如果∠1=2,∠那么.∥;理由是______;(2)如果∠1=3,∠那么∥;理由是______;应用实践:(题组一)2.如图:(1)已知∠1=2,∠可判定DE___,∥其理由是______;(2)已知∠3=5,∠可判定AB___,∥其理由是______;53、如图所示:(1)如果已知∠1=3∠,则可判定AB___,∥其理由是________;(2)如果已知∠3=5∠,则可判定∥__,其理由是________;4.如图,(1)如果∠1=___,那么DE∥AC;理由是______;(2)如果∠B=__,那么EFBC;∥理由是______;(3)如图,如果∠3=___,那么DFAB;∥理由是______;(4)如果∠A=CFD,∠那么∥;理由是______;1、你能说出木工师傅用图中这种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题组二)议一议2.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部分,其中的横格线互相平行吗?你可以怎样判断?5.如图:已知∠2=4,∠又因为∠1=4∠,(对顶角相等)所以可得∠1=2∠因此可判定∥___,其理由是______;5(题组三)6、如果已知∠5=6∠,又因为∠3=6∠,理由是()所以可得∠3=5∠,因此可以判_____,∥其理由是____.7、如图所示:如果已知∠1+2=180∠,那么根据邻补角定义则可得∠3+2=180°∠,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到∠1=3∠,因此可以判定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题组四)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