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罗斯福新政王维教材地位:从单元知识安排看,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知识体系看,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内容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内容来看,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影响深远。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列举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内容,,认识认识罗罗斯福新政的斯福新政的特点特点,,探讨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作用。。高一学生学生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且本课内容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学生熟知的知识有关,学生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但由于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2)理解其特点及金本位、国家垄断、以工代赈等重要概念,(3)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4)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能力;(5)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采用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情景再现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实质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依据:高一年级学生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个事物产生的影响比较难以分析和掌握。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音像于一体的优点,依据本课的内容特点,主要采用启发教学、问题教学和谈话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创设开放式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新性,让学生在民主、酣畅的氛围中巩固基础、探究新知、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学习法2.问题探究法3.对比分析法4.角色扮演-情景剧四,说教学流程导入临危受命实施“新政”摆脱危机困境结语“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导入美国《政治周刊》将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称为“罗斯福新政”的当代版。数据展示:罗斯福的确是以绝对优势当选。1932年,罗斯福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比胡佛多705万张,选举人票为472张,比胡佛多413张。民主党同时也赢得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这次投票既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又是对罗斯福进行变革的明确授权。罗斯福其人其事:1.罗斯福(1882—1945),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民主党人,1882年1月30日诞生于纽约一豪富家庭。1900—1907年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历史、政治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2.1921年得脊髓灰质炎,两腿瘫痪。3.1928年任纽约州长。4.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他提出“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的纲领,博得资产阶级的赞赏和部分群众拥护。5.1933年3月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并实行“罗斯福新政”,以解决经济危机。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制订《租借法案》,支持英法反对法西斯。苏德战争爆发后,《租借方案》扩大到苏联,与英国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7.1944年第4次连任总统。8.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背景介绍:一、临危受命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危机总统竞选,罗斯福临危受命假如你是当时的美国选民,在罗斯福和胡佛之间你会将选票投给谁?你可能会因为对胡佛政府的不满而投票给罗斯福,但你也可能会担心你支持的这位候选人将是第二个胡佛,他对经济危机的处理同样不力。那罗斯福究竟有什么优势打败胡佛,赢得总统大选呢?罗斯福提出新政(1)提出:罗斯福曾向美国人民宣布,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并宣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