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第六章灸法和拔罐法第六章灸法和拔罐法第一节艾灸法一艾灸材料一艾灸材料((一一))艾叶与艾绒艾叶与艾绒11艾叶化学成分:艾叶化学成分:22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33艾绒的制备:艾绒的制备:44艾绒的储藏:艾绒的储藏:((二二))艾绒制品艾绒制品11艾炷艾炷((11)艾炷规格:小炷、中炷、大炷)艾炷规格:小炷、中炷、大炷艾叶艾柱((22)艾炷制作方法:)艾炷制作方法:①①手工制作法:手工制作法:②②艾炷器制作法:艾炷器制作法:22艾条艾条((11)纯艾条:)纯艾条:((22)药艾条:)药艾条:常用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常用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二艾炷灸法二艾炷灸法((一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方法。方法。11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称瘢痕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①①间断法间断法②②连续法连续法化脓灸((2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①慢性腹泻①慢性腹泻②哮喘②哮喘((3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又称为无瘢痕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非化脓灸((22)临床运用:)临床运用:①小儿发育不良①小儿发育不良②气血两虚②气血两虚((二二))间接灸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双重作用。11隔姜灸隔姜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22隔蒜灸隔蒜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运用)临床运用33隔盐灸隔盐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运用:)临床运用:44隔附子灸隔附子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运用:)临床运用:三艾条灸法三艾条灸法((一一))悬起灸悬起灸11温和灸温和灸22回旋灸回旋灸33雀啄灸雀啄灸((二二))实按灸实按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运用:临床运用:四温针灸法四温针灸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五温灸器灸法五温灸器灸法((一一))温灸架灸温灸架灸11操作方法操作方法22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温灸器灸((二二))温筒器灸温筒器灸11温筒器结构温筒器结构22操作方法操作方法33临床应用临床应用4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三三))温盒灸法温盒灸法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部位施灸的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臀、腹部等处。臀、腹部等处。温盒灸法第二节艾灸法的临床运用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一一))艾灸法作用特点艾灸法作用特点1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为宜。坚紧为宜。3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44艾灸法主要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