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这一重要工具呢?现就此浅谈己见。一、宜用兴趣激励法都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擅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注意有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因此,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它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儿童智力,形成儿童个性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学生积极而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可以采用游戏、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1、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喜唱好跳,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欢乐引进课堂。如教学声母b,教师范读并讲解了发音方法后,指导学生读时,可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教学。学生依次站起来发音。火车可以顺着开,也可以倒着开,此游戏法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活泼有趣,又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2、根据儿童好胜心、进取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课堂学习竞赛,用“比一比”、“赛一赛”、“争红花”、“夺红旗”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3、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实施拼音教学。美国著名视听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显示,视听工具、实物形象比语言、视觉符号更易于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乌申斯基也说“一般来讲,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鉴于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进行拼音教学。多媒体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在教学时可充分运用其中的一种或者某几种来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如教单韵母“ɑ”时,可用生活实际情景(如录像)导入:小芳感冒了,医生在给她做检查时要她张大嘴巴发出“ɑ”的声音。小芳发出了“ɑ”的声音。借此机会让小芳当“老师”,一起读“ɑ”的音。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情着手,通过镜头的特写和反复等技巧,轻松掌握“ɑ”的读音,并根据鲜活的画面记住“ɑ”的字形。又如在教学声母“j”时,创设动画情境:一只母鸡带领小鸡们在草地上玩耍,小鸡们看到蝴蝶在母鸡头上翩翩起舞时高兴地“叽叽”叫。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j”的字形:竖左弯像母鸡的身子,点像母鸡头上的蝴蝶,小鸡的叫声就是“j”的读音。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弄清形近字母如:b—d、p—q、ei—ie、ui—iu等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区分b—d时,可以设计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学“b”时可以直接借助录音机,拉长天线显示“b”形,放出广播的声音感受“b”音;区分“ei—ie”时可设计字母“i”和“e”左右跳动,排队报数。谁在前面先报谁的“名字”,后面的那个字母的名字轻轻带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滥用”巧妙方法一年级儿童记得快,忘得更快,我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学拼音。①游戏记忆法:我让学生亲手制作字母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帮助记忆。如拿“i”卡片的同学找到拿“u”卡片的朋友,就可以组成iu和ui;拿“i”卡的同学还可以找到拿e卡的朋友,组成ie和ei;在拼读环节中,让学生分组拿声母卡和韵母卡找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后就大声朗读出来……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还增强了趣味性。②编顺口溜记忆法:如j—q—x与ü相拼的规律我编了顺口溜:小ü小ü真有礼,见了j、q、x马上就脱帽。这种方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