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全面推进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XX省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国家药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正确领导下,正紧张有序、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市、县两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自去年10月XX省政府批转省药监局的改革实施方案,到今年7月中旬各市、县药监机构的领导班子全部配备到位,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药监工作开始正常运行。回顾一年多来的改革工作,有以下主要做法和经验体会:一、立足XX省情,改革中体现“三个特点”——人员编制精干。江西有4200万人口,依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编制可按本地区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四配备,我省曾设想配备行政编制1500人。但考虑到江西的财力和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最后实际核定省以下市、县两级药监系统行政编制800人,不足万分之零点二。在这个框架内,视监管任务轻重,各市局分别从19人到26人不等,各县局分别从9人到22人不等。致使我省的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队伍从成立之初就没有出现冗员的情况,更没有接收一个离、退休人员,形成了一个便于指挥、易于调度、行动快捷、运行成本相对低廉的药监执法队伍。——机构设置合理。我省正确理解国务院[2000]10号文件精神,在全省11个市均设置药监局,正处级建制,为省药监局直属机构;在全省81个县(市)中,对XX县区等31个监管任务相对较重的设置药监分局,正科级建制,除负责本辖区药监工作外,还将工作人员派出、监管任务延伸至周边1个或若干个没有设置药监分局的县(市),加挂“药品监督管理所”牌子,全省共形成50个药监所,由所在药监分局的副局长兼任所长;全省11个市级药品验检所,整建制划归所在市药监局管辖,县级药检所除XX县区因有国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予以保留外,一律不再设置。形成了一个既区分了监管任务轻重,又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点,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执法机构和技术机第1页共17页构配置。——经费全数下拨: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市、县两药监机构又是新成立的机构,物资基础十分薄弱。省药监局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局党组明确表态:“只有市县局日子过好了,省局的日子才能过安稳”。对于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我省药监系统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成立一个市、县局,就立即拨付开办经费”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截留1分钱。到目前,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市局每家15万元、县局(所)每家6至7万元的标准,随着机构的挂牌成立已陆续照单下拨;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各市局的执法装备经费,我局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制定出采购计划,由省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今年7月上旬,我局已将集中采购的11辆执法车、55台电脑、13台传真机、18台打印机以及12台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全部送交各市药监局使用和管理,确保改革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二、着眼基础建设,组建中坚持“三个原则”——领导干部“德才兼备”原则。我省对设区市XX县区(市)药监局领导干部的选配,是从卫生、医药和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多种渠道平级领导干部中择优挑选,以体现干部来源的多样化。在挑选过程中,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既看其思想政治素质,又看其实际工作能力;既注重其开拓进取意识,又注重其团结协作精神;既反复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又充分听取本人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评议。最后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由省药监局党组研究确定。从已任命上任的11个市局和31个县分局的领导班子情况看,不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比较强,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都也比较合理,而且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没有出现门户之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人员“宁缺勿滥”原则:为确保人员素质,提高进入门槛,我局对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大约600名工作人员的选录,采取三种方式依次进行:先是严格限定在卫生部门的药政、药检岗位和医药部门的管理第2页共17页岗位,采取考试和考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400名左右,对其中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逢进必考;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