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于2014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习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通过诊断测评,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如下:能力自评III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注: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不合格,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域代表优秀。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查看详细解释课程推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类别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类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软件应用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综合类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专题类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教师专业发展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