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诊疗新进展冠心病诊疗新进展主讲:陈大华主任医师主讲:陈大华主任医师2011-02-232011-02-23一、命名的改变一、命名的改变11、、20002000年以前冠心病诊断分为年以前冠心病诊断分为55型: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冠心病隐匿型或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包括:不稳定型、变异型、初发型、卧心绞痛(包括:不稳定型、变异型、初发型、卧位性、稳定性、心梗后心绞痛及劳力加重型心位性、稳定性、心梗后心绞痛及劳力加重型心绞痛等)绞痛等)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猝死猝死22、、20002000年以后分型年以后分型慢性缺血型心脏综合症慢性缺血型心脏综合症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或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性或无症状型冠心病缺血型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型心肌病(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加重型心绞痛劳力加重型心绞痛休息型心绞痛休息型心绞痛非非STST抬高型冠心病抬高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AA、、20002000年以后的分型更符合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年以后的分型更符合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慢性缺血型心脏病主要是冠状动脉沿管壁周围均匀的硬慢性缺血型心脏病主要是冠状动脉沿管壁周围均匀的硬化、增厚,致冠脉狭窄;化、增厚,致冠脉狭窄;隐匿型或无症状型的是指血管狭窄内径小于隐匿型或无症状型的是指血管狭窄内径小于50%50%;;稳定型心绞痛是指血管狭窄内径小于稳定型心绞痛是指血管狭窄内径小于70%70%,但侧支循环良好;,但侧支循环良好;缺血型心肌病即缺血更严重,已形成心肌纤维化,主要表现缺血型心肌病即缺血更严重,已形成心肌纤维化,主要表现心律失常或心衰;心律失常或心衰;(可以看出,上几者是指狭窄程度分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帮(可以看出,上几者是指狭窄程度分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帮助助。。))BB、将心绞痛里变化最快的、预后最差的统一归类,病理、将心绞痛里变化最快的、预后最差的统一归类,病理解剖发现这类病人血管狭窄均为半月型:即硬化处不易收解剖发现这类病人血管狭窄均为半月型:即硬化处不易收缩,未发现硬化的血管壁易收缩缩,未发现硬化的血管壁易收缩→→这在紧张时更易产生这在紧张时更易产生血管痉挛血管痉挛→→陡然使血管内径减少陡然使血管内径减少50%50%以上,加上原来的以上,加上原来的狭窄,血流减少大于狭窄,血流减少大于70%70%,迅速产生症状,且无法预测,,迅速产生症状,且无法预测,所以常称其为心梗前病变,这就是“单列”的原因。所以常称其为心梗前病变,这就是“单列”的原因。CC、猝死被剔除因为、猝死被剔除因为90%90%以上的猝死都发现有“室颤”。以上的猝死都发现有“室颤”。二、发病机制(基本无新的改变)二、发病机制(基本无新的改变)11、、冠状动脉的内膜和部分中膜的血供由官腔直接供给,血冠状动脉的内膜和部分中膜的血供由官腔直接供给,血中的氧和营养物质直接透入内膜和中膜,因而脂质容易透中的氧和营养物质直接透入内膜和中膜,因而脂质容易透入;入;22、冠状动脉主干和主动脉基本上成直角,其近端及主要分、冠状动脉主干和主动脉基本上成直角,其近端及主要分支近端受到血流冲击最大,内膜易受损;支近端受到血流冲击最大,内膜易受损;33、胆固醇斑块形成脂梗、胆固醇斑块形成脂梗→→突起变硬突起变硬→→由于血管内和外的由于血管内和外的质地不一,血压波动,斑块易脱落、出血、形成红血栓质地不一,血压波动,斑块易脱落、出血、形成红血栓→→致心梗;致心梗;44、在半月型硬化的血管里,斑块相对稳定,但高低不平,、在半月型硬化的血管里,斑块相对稳定,但高低不平,致张力不一,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致张力不一,易引起血小板聚集→→白血栓白血栓→→多见于急性多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综合征55、一个重要的概念、一个重要的概念心肌耗氧量心肌耗氧量==心率心率××收缩压收缩压减少心率或血压都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是目前用药的减少心率或血压都可以减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