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近人情,人情就会潜规则管理管理是为了建立一种信任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凝聚人心,但是有些“不近人情”的管理却增加了员工的负担。类似于一天打4次卡这样的管理,员工吃不消,以至于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管理最后形同虚设。所以说,利于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考虑到是否合情合理。我们公司的考勤打卡制度是这样的:每天打四次卡,早晚下班各一次,中午吃饭上下班两次。如果有一次忘记打卡,扣10块钱,并且扣除全勤奖。如果忘记打卡次数多的话,你忘记多少次扣的钱就是你迟到的次数乘以10。也就是即使你加班、辛辛苦苦地工作,忘记打一次卡,你的全勤就没了,尽管我们的全勤奖很少,只有50块钱。意思就是你忘记打卡等同于你迟到或者早退。以前我在的一家公司如果忘记打卡,你得找你的主管、另一个部门的主管和其他同事三个人签名作证你今天在公司就可以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当然这家公司最后破产了,破产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后面会详说。而我现在的这家公司是没有这个证明制度的,而且用行政经理的话说,你自己的事你都不操心,还想怎么样。来公司的第二个月我就因为忘记打卡而被扣了全勤,当时我非常生气,我非要找行政总裁理论。后来还是我们的部门经理把我劝住了,他对我说人家就是这样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人,即使人家的制度上没有明文规定,但解释权在人家身上,人家和老板是亲戚,即使你成功了要到了你的钱,又能怎样。别到时候人家找个理由把你开了,这个太平常了。(当然后来我也亲眼见过这种情况。)他还告诉我,为了避免这样情况发生,你就和行政部门作考勤的文员搞好关系,让她把你忘记打卡的次数抹了就ok了。我们的考勤是指纹打卡,不是那种自动程序,是文员根据你的打卡记录整理并上报的,比如你迟到、忘记打卡这都是可第1页共4页以改的。后来我忘记打卡次数就再没有了,我也发现这个文员中午经常迟到,但也是全勤,而且她有时还会更改打卡机的时间。一个小小的文员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更改考勤记录,可见这个制度是如此的不合适。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多余的我也不说了,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管理制度的问题以及管理的目的。公司作出上述制度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总以忘记打卡的为理由而迟到早退,起一个监督作用,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你没有一个证明制度,会让很多辛苦工作而忘记打卡的人寒心,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考勤忘记打卡的制度形成虚设。你不考虑我们的感受、不近人情可以,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人情来潜规则管理。那既然这样,制度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还有公司制定这个制度是为了防止有人总以忘记打卡的为理由而迟到早退,管理不是监督,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信任体系,是为了防止人们因为“意志无力”而产生的坚持懈怠,如果公司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那为什么要在一起合作、共事呢。当然也不能单独的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是人就会“意志无力”,会有时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明知故犯,管理是一种规范而不是监督。管理就涉及到一个制度制定的问题,那么制度制定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创始人、老板或者高层的意志一个企业的文化由这个企业的创始人、老板或者公司高层决定和影响的,员工不会看你怎么说而是会看你怎么做。如果老板是一个决心建立一个伟大和长久的公司,那么公司的制度制定一定会朝着适合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公司就是为了赚钱而不考虑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制度一定是怎么赚钱和怎么克扣员工为目的,而如果一个公司的老板就是有钱就是开公司玩了,那么这个公司的文化环境一定是伴君如伴虎,公司的制度一定是制度是制度、执行是执行,不管怎样,老板高第2页共4页兴为第一原则。公司的制度的制定者一定要考虑老板的秉性和意志,你只有先留在公司才可能去制定制度,如果你不了解老板的秉性、公司都呆不下去了谈何制度。所以一个企业的创始人、老板或者高层的意志和秉性是公司制度最重要的考量。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考虑的是两个适应性,一个是适应公司,一个是适应员工。适应公司就是适应公司的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发展规模、人员构成(人员的学历、素养、知识面、眼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