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第三路学习心得体会5篇初级长拳第三路:预备动作:(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第一段:(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1)歇步抡砸拳(2)仆步亮掌(3)弓步劈掌(4)换跳步弓步冲拳(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掌第四段:(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3)右拍脚(4)腾空飞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9)弓步冲拳结束动作:(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3)还原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一节:(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第二节(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三节(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第四节(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背(21)转身搬拦锤(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第一章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2、唐朝建立了武举制3、明清时期,是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其标志或特征是:(1)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2)武术内功的形成(3)武术套路的形成(4)内家拳的出现(5)对武德有明确要求第1页共6页4、国民党政府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5、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6、《武术竞赛规则》是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内容并于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公布施行。7、自1990年底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自1997年第8届全运会开始,武术不仅是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且是全运会的唯一非奥运会项目。8、按照运动形式的分类方法,将武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三大类。9、功法运动包括(1)内壮功(2)外壮功(3)轻功(4)柔功10、套路运功: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和整套练习。其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演练。11、武术的特点:(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二)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三)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2、武术的作用(一)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三)培养道德情操(四)丰富文化生活(五)增进交流第二章1、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所具有备的道德品质。2、抱拳礼的含义是。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第2页共6页第三章1、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2、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3、强调力要顺达,须明“三节”、“六合”。传统武术技击理论一般将人体分为三节即上肢为稍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跨部位的协调配合,体现出整体合一的劲力特点。4、长拳的呼吸方法。沉、提、托、聚法,合称“提、托、聚、沉”四法。5、四击。是指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6、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8个方面。第四章1、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和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它既是记录武术动作和套路的主要方式,也还是武术技术交流与推广的一种形式。武术图解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叙述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插图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包括器械的运动路线。2、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