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扇形》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10课时课型:新授课知识点扇形分解扇形的概念;扇形各部分的名称;根据要求画出扇形评价要求1、使学生掌握扇形的组成部分以及特征。2、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典型例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各种形状的物体,同学样看到的这些物体的名称都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课件呈现生活中呈扇形状的物体。)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一)认识弧。教师课件演示:1、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任意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2、学习弧的概念。师指图:问: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画出来的?学生答: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圆上面画出来。师小结:对,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例题起点圆的画法例题生长点在画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圆心角的方法正确画出扇形常考题型P76第2、3题2、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里面“√”3、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100°的扇形。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一、基础练习1、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2、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是不是扇形?在()里面“√”二、对应练习1、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里面“√”2、在括号里写出扇形各部分的名称。1、学生说一说;2、指明汇报展示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说一说哪些是扇形,哪些不是,为什么?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说一说;3、指名汇报:说一说哪些是圆心角,哪些不是,为什么?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呈扇形状的物体;加深对扇形的直观印象。让学生从实物过渡到平面图形,进一步感知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根据圆心角概念进行判断,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确看一个角是不是圆心角,关键要看顶点在不在圆心上。加深学生对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的理解。三、综合练习1、我是小医生。(1)、顶点在圆上的角是圆心角。()(2)、因为扇形是它所在圆的一部分,那么圆的一部分一定是扇形。()(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就越大。()(4)、圆的面积比扇形的面积大。()2、我能选。(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数是();以圆为弧的扇形的度数是()。A:30°B:90°C:180°D:360°(2)、扇形面积的大小跟()有关。A:圆心角的大小B:半径的长短3、我能画。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100°的扇形。四、发展练习同学们,像下面这样一个圆环被截得的部分叫做扇环。你能求出下面扇环的面积吗?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议一议:以半圆、以圆为弧的扇形的度数可以怎样算出来。1、学生独立完画出扇形;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画图的正确性,有没有把角的两条边画出了圆周外。1、小组合作完成;先说说扇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完成;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找出计算的方法;3、小组汇报交流扇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和结果。(练习小结:本节课练习题形式多样,层层深入,考查了学生对扇形的组成部分以及特征的理解,有让学生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扇形相关的概念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些特殊情况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加深理解扇形的大小是跟圆心角有关,跟半径的长短无关。让学生根据要求画出扇形,掌握画扇形的方法。通过了解扇环及求特殊扇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训练形式多样,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业布置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80°的扇形。1、学生课外独立完成;2、全收全改,各别学生面改;3、分析典型错例。1、让学生根据要求画出扇形,掌握画扇形的方法。2、通过对学生作业进行全收全改,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