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谈诗歌欣赏方法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探究提示•1、题为《蜀相》而不是《武侯祠》,有何用意?•2、这首诗歌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这种结构一般要求是:首联奠定基调;颔联承接而上;颈联是关键,拓开一笔,开阔诗境;尾联总结深化。请具体分析。•3、丞相令人“泪满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杜甫的经历,谈谈诗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丞相令诗人“泪满襟”的原因有:•才高德望•受重用•功业未竟仰慕之情壮志难酬功业难成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比较阅读•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壮景之下能引发怎样的情感呢?颈联:叙凄苦老境尾联:忧戎马关山壮景(宽阔)己痛(狭窄)博怀(博大)开阔的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有志有才无时机——时代负你,无怨无悔•有时机无志无才——你负时代,你活该•时代辜负了你,你若还能有所作为,历史便记住了你。•杜甫的伟大在于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不因时运不好而颓废,一直心中有我,心中有天下。屈原是这样子,司马迁是这样子,李白却不是。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用陪衬夸张手法结合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岳阳楼宏丽的景色,表现遇赦的愉快心情。天才诗人的豪放飘逸一显无余。注:流放途中遇赦,返途中经登岳阳楼而后作。探究•有人说首联表达的是诗人登楼的喜悦之情,也有人说这是怀才不遇、历经沧桑后的悲抑之情的展现。你是怎么看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置身诗境•在这阁夜,杜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这寒冷孤寂的冬夜,诗人万般感慨集于笔端: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国乱中百姓劳顿不堪的凄怆,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悲哀,老病孤独、百无聊赖的寂寥与无奈……其中又以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揪动着诗人的心。悲壮萧瑟的意境因声求气•对仗工整,体现出一种韵律美•情感上富于变化,有种抑扬顿挫之美(萧瑟之景——悲壮之声——凄惨之歌哭——寂寥之老境)平缓——高歌——悲抑——悲慨总结鉴赏诗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情感美置身诗境——意境美因声求气——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