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油燃油系统1-输油泵;2-卧式地下贮油罐;3-卸油口(带滤网);4-日用油箱;5-锅炉第3.2.1条锅炉房的供油系统宜采用经锅炉燃烧器的单管循环系统。第3.2.2条锅炉房的供油管道宜采用单母管;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采用双母管。回油管道应采用单母管。采用双母管时,每一管的流量宜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和回油量之和的75%计算。重油燃油系统1-卸油泵;2-快速接头;3-地上贮油罐;4-事故油池;5-日用油箱;6-锅炉;7-供油泵第3.2.3条重油供油管道应保温。当重油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尚应伴热。在重油回油管道可能引起烫伤人员或冻结的部位,应采取隔热或保温措施。带轻油点火的重油燃油系统1-锅炉;2-日用重油箱;3-日用轻油箱;4-轻油桶;5-供油泵;6-轻油泵;7-炉前加热器第3.2.6条燃用重油锅炉房,当冷炉起动点火缺少蒸汽加热重油时,应采用重油电加热器或设置轻油、燃气的辅助燃料系统。ydwgsqQhhDKB)(B——锅炉计算燃油消耗量,kg/h;D——锅炉蒸发量;hq——蒸汽的比焓;hgs——给水的比焓,kj/kg;η——效率,见锅炉厂家样本;Qdwy——燃油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富裕系数,1.2~1.3。iB总BCopyrightby胡雨燕常用立式贮油罐(a)LY型(b)CYG型(a)钢制卧式轻油罐(b)钢制卧式重油罐(c)卧式金属油罐地上卧式贮油罐(a)椭圆封头地下卧式轻油罐(b)平封头地下卧式轻油罐贮油罐上除设置进出油管外,还应设有通气管、溢流管、排污管、呼吸阀、人孔、油位计等。当地上布置较大油罐时,应设置直梯,此外,对大型贮油罐还需设远距离显示、检测、报警和控制设备。对重油贮油罐还应设置加热系统。地下卧式贮油罐第8.2.1条锅炉房贮油罐的总容量应根据油的运输方式和供油周期等因素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火车或船舶运输,为20~3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二、汽车油槽车运输,为5~1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三、油管输送,为3~5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第8.2.2条当工厂设有总油库时,锅炉房燃用的重油或柴油,应由总油库统一安排。第8.2.3条重油贮油罐不应少于2个。第8.2.4条重油贮罐内油的加热温度,应较当地大气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低5℃,且较油的闪点低10℃,取两者中的较低值。第8.2.5条地上半地下贮油罐或贮油罐组应设装置防火堤,防火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轻油贮油罐与重油贮油罐不应布置在同一个防火堤内。1)根据油量和布置方式选择立式或卧式油罐,立式油罐宜选固定顶油罐。2)油罐容积大于1000m3时,装满系数为0.9,小于1000m3时为0.85。3)贮存甲、乙类油品和轻柴油的固定顶油罐和地上卧式油罐,必须装设阻火器和呼吸阀。地下直埋油罐、卧式油罐可装设带阻火器的通气管。贮存除轻柴油外的丙类油品的固定顶油罐和卧式油罐,应装设通气管,通气管、量油油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和放水管按表9-38、表9-39选用。4)量油孔应布置在罐顶梯子平台附近,距罐壁400~50mm,从量油孔至罐底垂直段内不应安其他附件。通气孔应安在罐顶中央处。透光孔宜设在罐顶距罐壁800~1000mm处。表9-38呼吸阀(通气管)选用表进出油罐的最大油量/(m3/h)≤5051~100101~150151~250251~300301~500501~700呼吸阀(通气管)个×DN/mm1×801×1001×1501×2001×2502×2002×250表9-39量油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和放水管选用表油罐容积/m3量油孔/个透光孔/个人孔/个排污孔(或清扫孔)/个放水管(个×DN/mm)<200011111×803000~500012111×10010000~2000013221×100(1)日用油箱的作用:当贮油罐距锅炉较远,或直接从贮油罐供油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可在锅炉房设置日用油箱和供油泵,供锅炉燃烧用油。日用油箱的油从贮油罐送来,其安装高度应满足供油泵灌注头高度。(2)日用油箱的容量和附件:日用油箱的容量一般不大于锅炉房一昼夜的需要量。根据防火安全要求,锅炉房设计规范规定锅炉房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应超过5m3,柴油不应超过1m3。室内日用油箱应采用闭式油箱,油箱上应有直接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上应装阻火器和防雨装置。油箱上油位的测量不应采用玻璃管液位计,锅炉房外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