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教师主备教师:董俊复备教师:集备时间备课组长签字教务处课题《美丽的夏牧场》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实践等方式,学会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大多学生能视唱歌曲曲谱,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欣赏歌曲《天堂》,感受草原音乐的不同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引导学生了解草原、关注草原、喜欢草原、爱护草原。教学重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3·234·3的演唱;并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领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教学难点学会用优美、自然的歌声演唱歌曲《美丽夏牧场》。教具准备多媒体预习提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人复备一、创设情景学生伴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场。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都有辽阔的大草原,广阔的草地上,有肥美的牛羊,还有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非常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草原,听,他们正在歌唱这片草原呢!二、学唱歌曲1.欣赏《美丽的夏牧场》,初步感受歌曲具有的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师:同学们,歌中唱到的草原指的是„„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这个牧场在哪儿呢?(在新疆的天山脚下,那是哈萨克族放牧的好地方!)2.学习歌词。(歌曲的美是旋律美和语言美的有机结合)我们来看歌词:(出示歌词)请大家自己把歌词读一读!师引读:夏牧场真美啊,美在„„;还美在„„。那里不但景色优美,而且那儿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人复备1牧民们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着!你知道阿肯是谁吗?(师补充介绍,出示阿肯图片)看,他们都是草原上的阿肯,他们手中拿的是哈萨克族常用的乐器冬不拉。3.范唱歌曲。请同学们看着歌词,听老师来唱这首歌,可以用你们的身体来感受歌曲!4.让我们也来唱唱这美妙的旋律吧!(1)听伴奏,唱旋律。(先用la哼唱,了解乐曲结构,初步感受歌曲情绪)(2)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你觉得哪儿唱起来有困难?(解决难点: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3·234·3的唱法。)(弹琴教唱一次)(3)咱们再来练习一次,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而且在结尾也出现了。(1)听伴奏,唱旋律。(先用la哼唱,了解乐曲结构,初步感受歌曲情绪)(2)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你觉得哪儿唱起来有困难?(解决难点: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3·234·3的唱法。)(弹琴教唱一次)(3)咱们再来练习一次,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而且在结尾也出现了。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5.刚刚我们已经唱过这首歌曲的旋律,下面我们把歌词加上去,老师弹一句,你们唱一句,准备:(唱第一段)唱得真棒!老师想给你们增加点难度,老师弹琴,你们直接唱出歌曲的第二段,能行吗?(唱第二段)6.你能找出最能够表达哈萨克族人们赞美草原的乐句是哪一句旋律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7.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用非常连贯、流畅的声音,一口气下来,不换气的演唱这句歌词)。8、再请同学有感情、充满对草原的赞美的演唱一下这个乐句“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9.你们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会唱了,咱们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听好前奏!(教师手风琴伴奏)210.唱得真好!刚刚我们是齐唱这首歌,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种演唱形式,听听他们是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夏牧场的美丽的!(放《美丽的夏牧场》合唱曲)(1)这是什么演唱形式啊?(2)他们到底哪些方面比我们唱的好、表现的更好呢?(同学们可以从发声方法、力度、情绪等方面来说说看)(3)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来唱这首歌!11.你能为这首歌曲设计其它的演唱形式吗?试试看!板书设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3·234·3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3·234·3的唱法教后反思小结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草原,聆听了草原人民用他们质朴的歌声表达了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草原美,草原的歌声更美!让我们再次唱起《美丽的夏牧场》,祝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