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教学目标]1.让学生领略梁启超的学者风范。2.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材料剪裁得当,安排组织的精妙。3.体会文章简洁、准确的特点。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层次,不同程度的实践本课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学重点]1.让学生领略梁启超的学者风范。2.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材料剪裁得当,安排组织的精妙。[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对材料剪裁得当,安排组织的精妙,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一)梁启超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1、他是广东新会人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请同学猜猜这位著名人物是谁?梁启超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了解到他参加了“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的“公车上书”等活动,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下面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梁启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梁启超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任公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在这篇文章中,梁实秋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二)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页2梁实秋(1902—1987),浙江余杭人。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二、探究文本(一)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叱咤风云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闻强记手舞足蹈精彩纷呈淋漓尽致起承转合无人问津泪下沾襟痛哭流涕谦逊莅临拭泪酣畅弥漫机缘苍茫屏息景仰(二)文本探究师:下面请大家欣赏课文,同时请大家思考梁实秋在听演讲的过程中看到了怎样的一位梁启超?生:个别朗诵课文。学生齐读1、2段。夏楚峰3、4段,朱怡5、6、7段,王博8、9段。师:课文读完了,想必大家还沉浸在梁任公的音容笑貌当中,本文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借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崇高的品质,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请大家从课文中理出本次演讲的过程。时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大教堂题目:《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准备情况:讲演稿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主要内容: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所引作品如汉乐府古诗箜篌引、清传奇《桃花扇》中的片断、唐代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效果: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②我记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页3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师: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从中你认为梁启超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各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板书重点词语。提示从几个方面进行。)梁任公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