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易错知识点地理组郑文宁1、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3)自然资源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3、、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4、林地分布在东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5、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6、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7、珍惜每一寸土地(1)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2)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3)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8、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1)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2)黄、淮、海流域(华北平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9、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际变化大。(3)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4)采取的措施:修建水库10、空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南丰北缺。(2)解决方法:跨流域调水。11、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12、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13、南水北调(1)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2)中线: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北京、天津。(3)东线:长江下游扬州处沿京杭运河——天津。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易错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2.(2010·湖南常德)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但玲玲发现下列自然资源中有一项不符合这个规律,它是()A.耕地B.水资源C.森林D.天然气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利用类型主要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A.种植业B.林业C.水产养殖业D.畜牧业5.(2010·湖北十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B.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区C.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D.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6.(2010·福建龙岩)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小方爸爸的工作是为了解决()A.长江洪涝的问题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C.水体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7.(2010·浙江宁波)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2010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10·湖南岳阳)2009年冬季,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严重,影响了北煤南运,海军派出721号破冰船执行破冰任务。海军721号船只航行路线应该是()9.(2010·湖南长沙)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B.大兴安岭──林地C.内蒙古高原──耕地D.东北平原──林地10.(2010·山东济宁)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11(2010·山东聊城)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B.径流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但年际变化不大C.黄淮海流域河流众多,水土资源配合较为协调D.长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