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10个生字,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诗意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游子吟》,出示古诗1、指名读古诗2、认读生字: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3、指名读古诗,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节奏、快慢4、“游子”就是指的孟郊,这首诗是孟郊想到母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在50岁那年,写成的。5、揭示课题:母亲的恩情学习生字:恩二、理解诗意。1、诗文对照,想想诗中呈现了那几幅画面?2、交流:深夜缝衣、清早送儿、触景生情3、深夜缝衣图:注意比较:一针一线、一针针一线线练习朗读是诗中的哪个词语?(密密缝)为什么要缝这样密呢?补充古时习俗,朗读第一行诗4、清早送儿图:看图,母亲会对孩儿说什么?母亲希望孩儿早点回,就是害怕——是哪句诗?(意恐迟迟归)理解:意恐就是害怕,意恐迟迟归就是——朗读第二行诗5、触景生情图:自读课文,思考孟郊看到了(),想到了()。6、看三幅图说说古诗的意思句式:游子即将远行,前一天晚上(),第二天清早(),路上()。7、诗中还有浓浓的情感,是什么?出示:他看到母亲的头上有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他想到了什么?板书:母爱感恩8、背诵古诗。三、写字指导恩迟寸永1、观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2、指导描红。3、完成习字册。4、反馈交流第二课时一、感恩母爱。1、背诵古诗《游子吟》。2、说说孟郊母亲的恩情是什么?3、朗读《母亲的爱》说说母亲的爱是什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联系自身来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调整至第一课时延伸练习,这部分改成背诵古诗,交流自己的写的小诗《妈妈的爱》)4、出示练习4中的4个成语结合课文来说说成语的含义。二、造句。(1)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选择意思)忙:①事情多,没空闲。②急速地做。(2)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3)谁忙着干什么?写一句话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补、针、根、抚、摸、报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字。3、集体交流,指导书写的缺点。4、学生;练习写练习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补()摸()恩()根()扑()莫()思()跟()2、练习写话:母亲的爱是热热的一碗粥,母亲的爱是温柔的呼喊声,母亲的爱是(),母亲的爱是()。3、填空。《游子吟》是代诗人在岁时写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诗句:,。4、让学生说说诗的意思。教学反思:《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的亮点是这首古诗。在教学时,我不断的贯穿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易懂。我利用古诗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产生急于想知道作者创作此诗的原因,为下面学文做好情感的铺垫。我让学生好好想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受到母亲的爱,你能举一些小事例来说一说吗?通过我这么一问,课堂一下子就变得活跃,更让人想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