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走进经典创设情境走进经典——《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小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学科:语文册别:六年级上册一、教学设计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主动思维。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含义,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观看视频、反复品读、感悟交流,来让学生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惜的浓浓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想)那老师有个要求:仔细品味,听完和大家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行吗?请看大屏幕。聆听故事《高山流水》。(演示多媒体动画)2、交流: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师:刚才咱们听的是现代白话文版的《高山流水》,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代文言文版的《高山流水》,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伯牙绝弦,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3、读课题。4、这是我们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之前,你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要和大家交流的?老师相机小结。有了同学们的提醒,相信我们一定能把课文学好。【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能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遇到不顺口的地方多读几遍。2、谁能把字音读准的?谁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3、配乐齐读。师:文章读熟了,学起来就容易多了。【设计意图:俗话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文更是如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前,先让学生熟读古文,读出味道,为下面理解课文奠定基础。】(三)初解绝弦。1、请同学们看课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的通俗易懂,学习文言文要变通)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出示课件)①指名读.理解“谓、乃、复”及诗句的意思。齐读。②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彻底的放弃了弹琴。)③再读这句话。师:学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伯牙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只要认真学课文这些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的。【设计意图:教学要找准切入点,切入点找得准,有时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紧扣文章题眼“绝弦”,来激发学生质疑,从而调动学生感悟文章的欲望。】(四)再解绝弦。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自己觉得比较难读懂?读懂的地方画上线,难读懂的地方打上问号。2、反馈(随机演示幻灯片)引导用我读懂了……的句式来说。预设:我理解了“伯牙善古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理解四个“善”字的不用用法:前两个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后两个是表示赞叹,如:好极了,妙极了。我理解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师:你们觉得哪些句子难读懂?理解第二、三句话的含义。(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的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指导读好二、三句话。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就看见了什么?于是你赞叹道:“善哉……”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了那奔腾的江河吗?于是你赞叹道:“善哉……”3、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