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探讨最近我市提出“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的目标,反映了全市上下在不进则退严峻形势面前的共同诉求和期望。为正确认清形势,并通过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这两个手段,有效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尽快提高,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促进翻番目标实现中的作用,笔者围绕“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目标下,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进行粗浅探讨。一、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有利形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编委的领导和省编办的指导下,XX市机构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1、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精简了机构编制。市本级党政机构由88个减少到70个,精简20.45%。市直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521个(不含公安局、司法局)减为439个,精简15.74%。市本级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不含政法专项编制,下同)由2814名减少到2121名,减少693名,精简24.63%。二是切实转变了政府职能。通过两轮机构改革,撤销了冶金工业局、轻工业局等11个市政府工业和商贸专业经济部门,归并整合了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局等6个涉农和城建专业经济部门,改组、重组了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商务局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不仅努力推进了政企、政资分开,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而且深化了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工业经济管理体制、商品流通管理体制、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明显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初步构建和完善了符合我市实际的政府组织架构。三是进一步理顺事权关系。根据“职权法定,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体制,对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明确的市与区的职权作了认定,结合实际,提出了市区职权划分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区级政府管理功能。按照一件事主要由一个部门办理的原第1页共5页则,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各部门之间关系,积极推动城市管理、动物检疫、文化领域等综合执法体制改革。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一是大力精简了行政审批项目。通过6次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市直行政审批事项累计精简和调整641项,精简60.3%。减少收费事项206项,精简60%。二是设置了政务公开管理和服务机构。成立了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实行“一厅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了监督管理。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在成立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时,设立了市监察局派驻监察室,负责市直机关涉及“窗口事项”的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执法监察;设立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派驻行政申诉室,负责受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复议请求,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3、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迈出新步伐。一是实行了机构编制总量控制。逐步将全市行政机构和编制总量控制在中央、省下达的机构编制限额以内。二是实行了编制使用计划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约束机制,推行了《编制证》和《编制使用通知单》制度。三是加大了管理力度,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市纪委、市监察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对机构编制管理中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的规定》,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由编制部门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实行责任追究。(二)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十一五”时期,特别是未来三年,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机构编制部门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1、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政府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和技术改造等方面仍然存在直接干预现象,不少政府部门与市场中介组织仍然是挂靠关系;公共应急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仅层次较低并且覆盖面较窄等等。2、事权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是县(市)、区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不完备,责任和权力不对等。二是城市管理行政第2页共5页执法上下体制不顺畅,存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