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一、导语儿童是这世间最美好的群体,然而,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大都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严厉有加,慈爱不足。能对儿童的世界给予关注并且去盛赞儿童的成人就更少了。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名人却与众不同,他对他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呢?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术家、散文家,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佳作《给我的孩子们》去体会他与众不同的情感!(板书文题)二、作者和背景介绍(1)丰子恺: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早年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去日本。回国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育。五四运动后创作漫画,早期漫画题材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后期常以儿童生活做题材。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作品有《丰子恺漫画》等。(2)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为自己的画集《子恺画集》写的代序,作于1926年的圣诞节。三、初步感知(了解了作者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感知文本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文本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老师想问大家:本文的文题是《给我的孩子们》那么作者想要给孩子们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再次感悟文本。首先让我想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能,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并且在这两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的情感!明确:憧憬悲哀(师)这两种情感是由何而生的呢?让我们先来感悟第一种情感——憧憬,作者憧憬的是什么呢?明确:憧憬的是孩子们的生活四、探究1、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快速浏览文章的2——9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的生活为什么值得作者憧憬?文中写了哪些孩子们天真可爱的事呢?明确:(1)孩子们的“率真、自然、热情”“丰富的创造力”“出肺肝相示”“彻底地真实而纯洁”都是作为成人的“我”所憧憬的。(师)在作者而言孩子们的真率和无邪是最可贵的,比如瞻瞻的几次大哭,就是他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作者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真情实感,而且也只能在孩子身上看到!(2)瞻瞻:“花生米翻落地,小猫不吃糕,自己嚼了舌头”“都要哭的嘴唇泛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等等(师)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单纯与天真呀,一点点的小事也会全力去应付。找同学朗读瞻瞻与宝姐姐争辩一件事和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儿童世界的率真、自然与热情。接下来还写到了阿宝:给凳子穿鞋(师)老师这里有一份丰子恺的女儿阿宝为《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这幅漫画做的说明请大家共同来品读一下!作为父亲能如此的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此的重视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要用画笔将这宝贵的瞬间化作永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呀?我们从中有能看出什么呢?明确:父亲爱他的孩子们。(师)是呀,这位父亲深爱着他的孩子们,他的孩子们是如此真实,如此的自然,文章中还写到了软软,软软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呢?软软:摆弄爸爸的长锋羊毫(师)都说母爱似水,涓涓不息。相对于细心的母亲,作为父亲的作者却能清晰的记得孩子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目光时时刻刻停留在他的孩子身上可见作者对他的孩子们是多么的珍爱,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回忆中我们足见父爱如山的伟大!因为爱,所以在乎,因为爱,所以珍惜!(师)文章中写了这么多孩子的趣事,让老师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老师小的时候,最爱玩的就是给娃娃做衣服,为此我剪过自己的漂亮衣服,剪过妈妈的丝巾,那时候觉得自己很伟大,很开心!不知道同学们小的时候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把它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3、找一两名同学来叙述,让学生体会到童年的无忧无虑、童年的快乐。(师)童年是一首让人永远回味的歌,但时间如流水,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留住时间的脚步,在文章中作者除了写到了对童年的率真、自然和热情的憧憬,还抒发了另外的一种情感——悲哀,我们不禁疑惑作者悲哀的是什么呢?4、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0——13自然段,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写到了成人的生活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生活和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