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课题预备实验105论证口诀练习拓展挑战返回结束应用镜头(凸透镜)(像)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镜头(凸透镜)投影片(物)像屏幕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投影仪现象:同一个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问题:猜想:实验设计课题预备实验105论证口诀练习拓展挑战返回结束应用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FFFF2F2F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1.参照距离:凸透镜的焦距(f)FFFF2F2Fuv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f预备知识:u物体凸透镜中心1.物距(u):到的距离;v凸透镜中心像2.像距(v):到的距离;设计课题预备实验105论证口诀练习拓展挑战返回结束应用402568u=?u=?V=?=?15cm28cm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太阳光粗测焦距FFff2f2f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3.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三心同高4.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像FFFF2F2F观察:像的特征(大小和正倒)记录:物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填入数据记录表格中)最明亮最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分界点:一倍焦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的位置:物在外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间(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在间间、像在外外。实像的变化:物近近像远远像变大大。设计课题预备实验105论证口诀练习拓展挑战返回结束应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虚实大小倒正u>2fU=2ff2fu=2f2f>u>fu=fuv>fv=2fv>2f倒立倒立倒立正立缩小实像异侧等大实像异侧放大实像异侧不能成像放大虚像同侧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距与焦距关系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关系应用虚实大小正倒物像同侧或异侧u>2fu=2f2f>u>fu=fuv>fv=2fv>2f倒立倒立倒立正立缩小实像异侧等大实像异侧放大实像异侧不能成像放大虚像同侧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规律:1、一倍焦距分虚实正倒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倒立的实像,焦点以内成正立的虚像。2、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是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3、物近像远像变大随物距的减小,像距在变大,像也随之变大。大于2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将蜡烛放在2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与倒正。等于2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5、将蜡烛移到2f和f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等于1倍焦距不成像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观察能否成像。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1、凸透镜焦距是8厘米,物体放在距透镜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的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倒立缩小实照相机若把物体放在12厘米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透镜上得到一个、的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若把物体放在距透镜6厘米的地方,(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那么像是个、__的像,应用是。倒立实放大投影仪不能正立放大虚放大镜二、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像的性质:当蜡烛离凸透镜36厘米时,它的像清晰的映在距透镜20厘米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的像。倒立缩小实三、根据像的性质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7cmC、8cmD、16cmB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cmB、15cmC、10cmD、5cmA设计课题预备实验105论证口诀练习拓展挑战返回结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