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冰溪小学姜育红第十期小数作业鸡兔同笼观后感听了李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这节课,我认为这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这节课充分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由于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呈现出猜测、列表、假设、方程、“跳舞法”、“砍脚法”等多种解题方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观察和对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另外,李老师在这个体验解决问题多样化的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解题方法上有不同的想法。2、设计上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猜测、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由无序猜想到有序猜想,过渡到按顺序列表的方法;由观察表格,找到表格规律,过渡到假设法和方程法。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3、教学难点突破得巧妙。假设法作为解决鸡兔同笼的一般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重点中的难点。李老师在设计本节课前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突破这一难点方面处理得非常好,从三点可以体现出来:一是新课引入,在猜测老师口袋里有多少钱时,当有学生用到假设法时,老师及时抓住这个问题,“0.5”表示的是什么?是怎么来的?这样处理,为突破假设法这个教学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是让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表格规律的发现,去理解假设法,也就是将列表法和假设法的有机结合。三是借助课件的动态演示,用古人的“跳舞法”“砍脚法”帮助学生理解,搭建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4、整节课,李老师教态自然,沉稳老练,点拨到位,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师生角色真正意义上的转换,构建了精彩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