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沪宁城际铁路西南交通大学主讲人:张献州(教授)•张献州一、前言无碴轨道客运专线运行的高平顺性、高舒适性对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工后沉降不应大于15mm,路桥、路隧结构物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差不大于5mm,纵向变形折角不大于1‰,且必须经分析评估满足要求方可铺设无砟轨道,铺设后继续观测1~3年。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措施与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实施监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运营期间的观测验证,因而,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系统在客运专线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铁道部十分重视,要求“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管理”各方要统一思想,建立“零”沉降的理念,以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张献州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1.设计措施与计算2.施工过程中的实施监测3.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4.运营期间的观测验证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的重要意义因而,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系统在高速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献州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沉降出了问题:–影响工期–影响铺轨–影响精调–影响轨道平顺–影响舒适度–影响运营安全–。。。。张献州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武广(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郑西(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京津(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京沪(提供沉降观测原始数据、处理结果供评估)•沪宁:(工期问题的挑战?区域沉降的挑战?参照京沪)张献州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方•铁道部各设计院•铁科院•原铁路院校张献州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标准•(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10)《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张献州沪宁城际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沪宁城际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管理规定•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变形观测方案•城际铁路线下变形观测方案技术交底•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补充规定张献州沪宁城际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工期问题的挑战?区域沉降的挑战?•当务之急:–学习标准(培训)–落实人员–落实仪器–落实方案–落实点位不设–。。。。张献州2沉降观测培训达到的目的测量人员了解不同结构物测点布设原则测量人员了解统一数据处理与数据提交方法测量人员了解不同结构物测量精度及频次要求测量人员明确职责与工作内容测量人员了解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原则张献州关于沉降观测评估标准的解读沉降观测评估标准中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数据采集的操作性•质量控制的操作性•数据处理的操作性•数据提交的操作性•数据管理的操作性张献州3.0沉降变形测量3.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3.6电子水准仪的数据格式说明3.7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沉降观测必须明确内容必须明确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张献州变形观测的三个问题•点位布设问题---探测变形空间分布的情况•测量精度问题---探测多大的变形量•测量频率问题---探测何种规律变化的变形量沉降观测必须明确内容必须明确内容张献州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为确保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受控,合理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为:重点路基,兼顾桥隧,立体监控,信息化监测,快速传递数据,成果可控。•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数据精确、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