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乘法运算定律第三课时备课人信息主备向书霞平顺县教研室修订韩康秀平顺县教研室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规律探究类的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并学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学习除法的运算性质,他们应该不困难。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2、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为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喜欢)老师从学校了解到,为了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学校最近又新买了一些体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吗?教学基本信息题目乘、除法的简便运算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教材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29页例8及练习8的习题(想)师:下面请看大屏幕,学校都买来了哪些体育用品?(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1)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生2: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生3:我还看见一筒羽毛球上写着“一打装”。师:“一打”是多少个?(12个)(课件演示一打是12个的图片)(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置身于“大课间”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1、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教学教材29页例8。(1)下面我们来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来解决?(让学生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2)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说明思路。12×25问:你们能口算出这道算式的结果吗?老师能很快口算出这道算式的结果,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先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独立试一试,算一算。(3)教师巡视,相机进行启发提示。(4)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找几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生1: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12×25=(3×4)×25=3×(4×25)=3×100=300(元)生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12×25=(10+2)×25=10×25+2×25=250+50=300(元)生3:先扩大再缩小可以使计算简便。12×25=12×(100÷4)=12×100÷4=1200÷4=300(元)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对于此种方法可能说不太清楚,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00÷4=25,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结果不变,再缩小到原来的)2、分析比较,沟通算法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简便算法。①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这几种算法有哪些相同点?(结果一样;算法都比较简便)②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关注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3、总结归纳,揭示课题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方法都是有依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板书课题)知识点二:除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1、问题引入,独立尝试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1)解决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