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舞钢市武功乡后营小学陶金金课前预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践探索,理解新知;操作实践,巩固新知;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归纳总结,完善认识五个环节,通过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具:1、电脑课件、展示台;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1)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1)描一描。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2)摸一摸(44页摸一摸)。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认识周长(3)走一走。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过程;(2)测量树叶的周长。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树叶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2、围一围(45页第1题)。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点,但是只能描一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1、想一想: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什么?2、算一算:课件出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3、练一练: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化知识。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周长的基本知识,周长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布置作业:课本练习题1、3、4。板书设计:周长的认识封闭平面图形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边线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