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馈和谐沟通克井一中田界9月份以来,克井一中给教师爱心档案注入一项新的要求:教学反馈记录.具体作法:每个教师发一个<教学反馈记录>本,授完一节课后,随即叫一两个或三五个学生交谈,听取建议和要求.这样一来,不仅即时发现课堂教学的优缺点,随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极大地融洽了师生关系,在日常沟通中增进了师生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决定把这一作法制度化,长期坚持下去,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专题展评和研讨,作为师德师风考评的重要参数.近期,又将教学反馈延伸到校外:以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分生家访,尤其侧重后进生,贫困生.家访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形成家校双方的教育合力.家访基调是:尊重家长,尊重学生,不告状,不埋怨,重成绩,重发展.学校决定这样的家访每学期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期中考试之后,第二次在期末考试之前.日前,适值期中考试刚过,全校教师利用双休日,分路出行,每个教师造访两家.大家带着热情去,满载希望归.在周四的教研组例会上大家畅谈感受,总结交流.一致认为经过课后反馈和家访,课上得更顺了,学生真的更听话了,更可爱了.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