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369-286)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平民哲学家,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君王“无为而治”。代表作品《逍遥游》《庖丁解牛》等,所著文章,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后人辑为《庄子》一书,亦称《南华经》,共33篇。其中有许多奇特有趣的寓言故事。二、关于《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朗读——(注意字音……)惠子相(xiàng)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chú)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鹓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ĭ)lĭ)泉不饮。于是鸱(chī)chī)得腐鼠,雏过之,仰鹓而视之曰:‘吓(hè)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这里做动词,做宰相他有人告诉国都你它的叫做它从到栖息竹实,竹子所结的子甘泉,甜美的泉水在这时这里读懂课文——(注意:重点实虚词用法和文言句式)•鹓鶵鹓鶵--------•鸱鸱--------•腐鼠腐鼠--------•梧桐、练实、醴泉梧桐、练实、醴泉--------•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人的丑态。自已自已惠子惠子功名利禄功名利禄高洁的志趣高洁的志趣尖锐深尖锐深刻刻巧妙贴巧妙贴切切余味不余味不尽尽寓言往往采用比喻法,在本文中,腐鼠、鹓、鸱各比作什么鶵?寓意是什么?我的思考(淡薄名利的人)(醉心功名利禄的人)我的揣摩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四读课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你眼中的惠子和庄子是什么样的人?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请他做官,“焉”,到那里)曰:“愿以境内(国内的事)累(劳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锦缎,丝织品,用作动词)笥(sì古代盛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宁愿,宁可)其死为留骨而贵(显示尊贵)乎?宁其生而曳(yè拖)尾于涂(泥泞)中乎?”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惠子为相庄子看望受人挑拨搜捕庄子主动往见奇鸟为喻巧妙讽刺起因经过结果出人意料,富有趣味疑心欣喜从容蔑视惠子相梁•惠子: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贵醉心于功名富贵•对朋友薄情寡义对朋友薄情寡义•庄子:庄子:•清高自守清高自守•机智幽默机智幽默朗读——抑扬顿挫(语速、语调、情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雏,子知之乎?夫雏鹓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鹓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