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阅读让我们自信前行【摘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重中之重,如何让花了这么多时间的教学内容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发现用微阅读来串联、加深现有教材的古诗文,使之在言语知识、思维能力、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上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文化自信是我们国家层次的目标,古诗文阅读也应当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让学生在优秀、灿烂的文化中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未来。【关键词】古诗文微阅读文化自信一、问题的提出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古诗文教学却存在不少问题。重考试轻应用;重练习,轻领会;重识记,轻理解;重文字理解,轻文意揣摩;重课内讲练,轻课外阅读欣赏。形成以考试为中心,以文句疏通为主线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得古诗文教学成为高中,尤其非重点高中语文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造成过程枯燥、效率不明显、师怨生嫌的局面,以致广大学生对古诗文的曲解,进而误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微阅读能快捷传递信息,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将使读书成为文化晋阶的身份符号。微阅读文本短小,内容选择余地大,时间可控性,过程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营造了一种令人备感舒适的微阅读氛围,又有实用性和消遣性的好处,更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更重要的是微阅读能与我们生命的融合,相伴我们心智的成长。在古诗文教学中,同样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如果说语言能力是语文关键能力的话,那人文修养就是语文的必备品格。人文修养为语言能力导向,为语言能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当贯彻这一思想,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所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二、实践的探究1.言语自信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目标白话文(普通话)不是凭空产生的新语言,它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中一些精妙的句式、短语等语言因素都来自于古诗文,使得文章在表述上更生动,更为精练含蓄,富有韵味。如果不学习古诗文,我们的讲话、写文章就会空洞、干瘪了许多,我们的语文母语素养就缺少了根基,缺少文化气息。活学活用古诗文,各种文言典故、诗文佳句就会洋溢在我们的谈吐中,文章中,生活中。从而让我们在现代交流中克服语言障碍,充满言语自信。在古诗文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整理,总结同类语言规律、各种条理的记忆,可以减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阻碍,消除时代隔阂。从而促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微阅读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可以创设一个小系统诗文学习环境,集中解决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例如在讲习断句时,选择几篇如《湖羊公主新寡》之类有故事的微阅读,让学生的激趣中对断句方法进行归纳与巩固,推进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自我言语能力的自信。2.思维自信是学习古诗文的能力目标微阅读把握文意要注意“知人”“明事”“辨理”三方面。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即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是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明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