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化、放大、假说、极限思想,控制变量、猜想、假设、类比、比值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速度的定义式txv,采用的是比值法;当t非常非常小时,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C.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如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1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B.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C.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t3~t4之间D.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A.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17.2013年2月16日凌晨,2012DA14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约2.77万千米。据观测,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6天,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多1天.假设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均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以下说法及关系式正确的是A.小行星能使地球轨道半径少许变大B.小行星能使地球轨道半径少许变小C.D.0123456789100t0t1t1t2t2t3t3t4t4t甲乙0123456789102FFAB18.图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与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右图所示的正弦式交流电,电阻和电容器连接成如左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8V,电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A.电压表V的读数约为7.07VB.电流表A的读数为0.05A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约为7.07WD.若闭合开关S,电容器不会被击穿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间距为L=1m,其右端连接有定值电阻R=2W,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m=2kg的金属棒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在导轨上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运动中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导轨及金属棒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在金属棒中由a指向bB.金属棒向左做先加速后减速运动直到静止C.金属棒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D.水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200W20.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x=0)进入电场,沿x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3φxφ0-φ0x1x2x3x4O200-200u/Vt/10-2s624FRBba小B.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02qmD.若v0=02qm,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06qm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第II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选做部分考试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写明答题题号。【必做部分】21.(18分)(1)(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光电计时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