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沉降什么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2012年2月,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地面升降与经济上升有关。分布情况:形成的原因:2.造成地面沉降的人为的因素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1.造成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是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地表土壤的自然压实;另外,根据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还可分为:(1)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2)采掘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3)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产生哪些影响?(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有哪些解决措施?1.土地使用: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将土地使用由农业用地型向城市用地型转变,以降低需水强度,防止地下水位的进一步下降。2.节水措施:利用含水层组贮藏和运输地下水,要优于造价高昴的地表蓄水和输水系统。3.加固堤防:对沿海城市进行海岸加固,建造堤防防止洪水泛滥和海水入侵。4.立法保护:2012年2月20日,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此举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防治已经提上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