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作业:重难点突破教学活动研磨单(适合成熟及骨干教师)单位名称西安市长安区五台初级中学学科数学姓名左艳课题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表述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模型。目标设计依据分析1.课标依据: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节课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2.教材要求:本课时主要是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关键在于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要三个条件帮助理解,以及一般形式里面所需要掌握的几项和对应的系数。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认识一元一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所以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难题和理解。教学目标达成1.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课堂上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无知识点漏洞,无拖堂现象。2.教材内容落实情况: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项和系数。3.课标要求落实情况:课堂上落实了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研磨后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有什么新思考?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至于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到后面应用在重点讲解。(2)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重难点活动设计1.重难点表述:(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2)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项和系数。2.重难点确定依据: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中明确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概念。学生往往会忽视a≠0的情况,所以确定难点是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3.重难点教学策略:(1)结合生活中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合作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目标达成1.学习重点是否合理:合理2.学习难点是否解决:基本解决3.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效果良好研磨后,对于判断重难点有什么新思考?我认为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符合这节课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补充的太多,否则会适得其反,课堂节奏慢一点,学生掌握的就比较好。(3)教学改进比较研磨前后我的进步点1.不会盲目的加大课堂容量,放慢节奏,学生更容易掌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把握好课堂重难点,更好地围绕中心学习,不偏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