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初步训练,背诵课文第6、7自然段。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3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会认写本课生字。2查找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教学预设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篇课文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景?同学们说的很棒,这一个个盛大的场面,就像一部电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开国大典》,(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各地参加开过大典的群众已经进入会场,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些群众一起去参加这场盛大隆重的典礼仪式,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10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典礼仪式的哪些场景?(板书:宣告升旗公告)(2)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会场热烈、激动、庄严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3)学生指名汇报。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典礼仪式主要写了宣告、升旗、公告三个内容,但课文又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动、庄严的场面,怎么表现毛主席的伟人风采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第五自然段。(1)找到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映的句子(出示)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1)、理解“排山倒海”的意思。(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2)哪位同学能把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出来?2)、体会“一齐”三十万人有多少,你能想象得到吗?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难道是有人指挥吗?没有人指挥,30万人竟然一齐投向主席台,看谁?(毛主席)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人们的什么心情?(激动、喜悦、热爱领袖),这就叫“不约而同”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个热血澎湃队伍中,齐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读的很棒,文中还有没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同学们你知道这掌声、欢呼声想要表达什么呢?(表达对毛主席这个领袖的热爱)是啊,尽管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热爱领袖的心确是相同的。(2)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是啊,建立人民新中国正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看,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你们听,他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播放课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当人们听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群众又是怎么反应的呢?(3)研读第七自然段。(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壮观啊。(1)指名朗读这一段。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群当中去感受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让这庄严的宣告响彻我们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齐读(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地着人们的心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出示课件)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