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对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关键字】经济管制;道路货运行业;经济特性;市场效果【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道路货运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宣传垄断变为完全竞争,实证分析表明该市场存在静态和动态性无效率。本文在阐述道路货运技术经济特征、对比分析放松管制后中国和美国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性质和演变特点基础上,分析管制对我国道路货运市场效率和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中存在导致信息不完全、进入门槛偏高、市场分割以及外部性等因素;最后针对我国道路货运行业管制对象和背景的特殊性,提出管制政策改革建议。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变革运动。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开放政策实施,道路运输市场从计划经济下的严格管制到改革开放后的放松管制,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从完全垄断演变成完全竞争,并且这一市场结构长期延续至今。这_过程为经济学家检验有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效果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关于我国道路货运市场绩效实证分析表明:①存在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影响,没有实现“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②竞争市场下货车有较高的运输生产率,但是长期过于激烈的竞争,不利于技术进步、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实现规模经济,③长期以来公路货运市场结构没有从完全竞争过度到垄断性竞争,表明仅市场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市场结构优化问题。我国道路货运业关键问题是缺乏效率的市场结构能够长期存在,在竞争条件下市场结构演变为什么不能符合行业技术经济特性企业为什么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完全信息、完全理性条件下的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运行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我国道路货运行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并不具有帕累托最优。因此,它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进入障碍是市场的﹁个重要特征,政府授权、不完全信息、规模经济以及在为厂商市场战略等因素都可以形成的进入障碍,并且进入障碍的存在意味着追逐利润的行第1页共4页为并不必然有利于竞争,也并不必然有利于提高经济的效率。一、道路货运业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市场结构特点道路货运业技术经济特性道路货物运输有三个主要的产品经营领域——整车普通货物运输、网络型道路货物运输包括汽车零担运输、汽车集装箱运输、公路快件运输等和特种汽车运输大件、冷藏、鲜活等,特种汽车运输一般来讲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在这里不作考虑。下面从固(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定成本、生产经营方式、运输产品特性以及生产的经济性方面分析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的技术经济特性。一固定成本上看,整车运输主要是车辆投入,固定成本较小。网络型货物运输固定投资大,包括:专用车辆,货运站场和运输网络线路外,还要拥有一定运输组织与管理技术装备。二从经营与生产方式上看,整车运输比较有效的生产方式是单车经营,经营地区和货物种类基本不受限制,网络型货物运输必须采用跨地区的网络化运营,运输线路须获得省市运管部门的经营许可,需要对货物和车辆运行进行组织和管理。三运输产品特性包括信誉、服务质量、产品品种、附加增值服务等方面上看,整车运输产品属于无差异产品,网络型货物运输产品是有差异的。四生产的经济特性。整车运输属于成本固定产业,意味着行业的收缩或扩张不会影响资源价格,企业进入和退出不会使单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发生移动,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网络型货物运输行业属于长期平均总成本递减产业,能够从劳动力专业化、管理专业化和效率资本以及网络规模扩大、产业扩张等方面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所以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并且存在最小有效规模。道路货运业的市场结构的演变特点依据产业经济理论,行业的技术经济特性是决定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在机制的作用下,垄断或垄断竞争最可能成为市场组织选择的形式。根据道路货物运输的技术经济特性,道路货运业的市场结构演变应具有以下特点;第2页共4页一整车普通货物运输是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进入的障碍小,因沉没成本小,退出容易。所以,在充分竞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