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涂饰工程施工验收规程》(JGJ/T29—200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2、施工部署2.1组织机构由工长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施工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工长负责编制,材料员负责组织进场。技术交底工作由工长负责。2.2劳动力准备施工共需涂料工30名。2.3材料准备(1)、涂料:按设计要求及样板颜色选用,所用材料应一次备齐。涂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及使用说明书。(2)、填充料、助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行业现行规范规定的标准.2.4机具准备(1)、刷涂工具:排笔、漆刷;(2)、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3)、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2.5作业条件(1)、基层抹灰完成后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基层涂刷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在施工时若没有测含水率的手段,可以在基层表面放一块1m2卷材,静置3~4小时以后掀开检查,基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3)、经检查门窗框四周与墙之间的缝隙堵抹应符合规范要求。(4)、墙面的设备管洞已处理完毕,为确保墙干燥,各种穿墙孔洞应提前抹灰补齐,墙面基层及女儿墙处出水口防水节点应处理完毕,雨落水管卡、设备穿墙管道等安装预埋件工作已完成,并将洞口用水泥砂浆堵实、抹平、晾干。(5)、搭设好外墙双排脚手架,脚手板要安设平稳牢固。(6)、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已准备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并接通电源试机。(7)、正式施工前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先做样板墙,经监理人员确认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施工。(8)、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也不能在阴雨霏霏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施工。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基层修补、清扫处理→腻子打底找平→打磨→第一遍涂料施工→打磨→第二遍涂料施工→检查验收→涂料清理3.2施工操作⑴、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下面为具体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⑵、清扫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高压水冲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灰浆→用铲、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压水冲洗,用清水漂洗晾干.⑶、腻子打底找平主要目的是为了修补不平整的现象,防止表面的毛细孔及裂缝。腻子的要求除了易批易打磨外,还应具备较好的强度和持久性,在进行填补、局部刮腻子施工时要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刮腻子时的施工技术如下:①掌握好刮涂时工具的倾斜度,用力均匀,以保证腻子饱满。②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出现开裂和脱落,一次刮涂不要过厚,根据不同腻子的特点,厚度以0。5mm为宜。不要过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③用油灰刀填要填满、填实,基层有洞和裂缝时,食指压紧刀片,用力将腻子压进缺陷内,将四周的腻子收刮干净,使腻子的痕迹尽量减少。⑷、打磨用砂布磨平做到表面平整、粗糙程度一致,纹理质感均匀。此工序要求重复检查、打磨直到表面观感一致时为止。①不能湿磨,打磨必须在基层或腻子干燥后进行,以免粘附砂纸影响操作。②砂纸的粗细要根据被磨表面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