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实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分数乘以整数第3课时总课时数:第24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10月23日教学内容:课本第41页的例3和“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12~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分析题中单位“1”的量,会说出题中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2.说出上面算式表示的意义: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1)出示例3的图,让学生观察能从这图中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呢?小组交流讨论,集体探讨。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引出“单位1”,并体会理解“单位1”的意义。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绿花是红花的等。(2)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单位1”的理解。(3)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哪种花朵数的也就是多少朵的?追问:50朵的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指名列式板书:50×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2.变式练习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后进生,指名板书。集体评析: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3.小结: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灌云县实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有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4.做“练一练”第1题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他们先按要求画一画Δ,再完成填空。5.做“练一练”第2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突出“小力比小军多的张数是小军邮票张数的,也就是28张的”三、反馈练习1.做练习八第12题学生计算填空,组织观察每组题目及结果交流:每组三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特点?一个数与比1小的分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比原数大还是小?一个数与比1大的分数相乘呢?2.做练习八第13题启发学生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行。3.做练习八第14题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四、迁移应用1.做练习八第15、16题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指名板书,集体订正。2.做练习八第17题学生解答后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还有什么疑问?六、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31页板书设计:分数应用题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分析: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50朵的50×=5(朵)答:红花比黄花多5朵灌云县实验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后反思:通过这三节课的共同学习,学生对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掌握很好,能知道在计算中,如果能约分的先约分后计算。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在计算中有很多学生找不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以至于结果没保留最简分数的形式,我觉得这个原因有些是的确不会找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而有些学生则是粗心造成,因此,针对不同情况老师要作出对应的对策。对于分数乘法应用题,应该让学生明白,理解数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与单位“1”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用分数乘法计算,而不能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