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案集锦九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打算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孙权劝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孙权劝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第1页共98页《孙权劝学》是人教社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告下仔细读书,才略进步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担当、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看法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化意义。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老师为了不教”的目的。第2页共98页二、学情学法分析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驾驭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实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实力。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驾驭文中涉及的常用文第3页共98页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尝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尝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五、教学课时第4页共98页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与打算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探讨法等。2.打算: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第5页共98页日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留意正音断句。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订正。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精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沟通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第6页共98页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探讨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小组合作探讨,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分角色演读课文,仿照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善劝肯学第7页共98页敬才)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显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对比)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先叙后议《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对话描写)第8页共98页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学问点。(投影练习题)2.请学生比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七)拓展延长,布置作业(选做)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其次天沟通。2.依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状况。第9页共98页3.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4.学完本课,你确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孙权劝学教案篇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