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习题及答案1、交通联系部分包括()。A.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转换空间B.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坡道交通空间C.交通枢纽空间,交通转换空间,坡道交通空间D.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2.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有()。A.走道式组合,大小空间组合,单元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B.套间式组合,走道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C.大厅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D.单元式组合,套间式组合,主次空间组合,走道式组合3.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A.主要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B.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C.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D.房间和楼电梯等4.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A.房间内部活动特点,结构布置形式,家具设备的数量,使用人数的多少B.使用人数的多少,结构布置形式,家具设备的数量,家具的布置方式C.家具设备的数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的布置方式D.家具的布置方式,结构布置形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5.为保证室内采光的要求,一般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倍。A.2,1B.2,2C.1,1D.1,26.厕所、浴室的门扇宽度一般为()mm。A.500B.700C.900D.10007、下列数据中哪组为教学楼的中间走道和外廊的最合适宽度()A、2.4m和1.2mB、3.6m和1.8mC、1.5m和1.5mD、2.4m和1.8m8.日照间距是前后排建筑物相对外墙之间的间距,它是根据()来计算的。A、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上檐高度B、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中间高度C、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窗台高度D、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地面高度9.一般住宅公共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A、1.5mB、0.9mC、1.1mD、2.4m10.建筑物的间距应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对于大多数民用建筑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满足了()间距,其他要求也能满足。A、防火B、通风C、日照D、视线11.一般公共建筑中的楼梯的数量不少于()个A.1B.2C.3D.412.下列哪个属于住宅组成中的辅助部分()A.书房B.楼梯C.卫生间D.餐厅13.中学教室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过远,后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A.8mB.8.5mC.9mD.9.5m14.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A.450mmB.500mmC.240mmD.550mm15.单侧采光房间窗户上沿离地高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A.1/2B.1/4C.2倍D.4倍16.卧室净高常取()。A.2.2m--2.4mB.2.8m--3.0mC.3.0m--3.6mD.4.2m--6.0m17、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A、建筑功能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建筑形象D、建筑的经济性18、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A、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B、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C、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D、所有使用房间与交通面积之和19.无特殊要求房间窗台高度常取()mm。A.900B.1200C.1500D.180020.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A.矩形B.圆形C.三角形D.梯形21.托儿所、幼儿园层数不宜超过()。A.二层B.三层C.四层D.五层22.教室的净高常取()。A.2.2m--2.4mB.2.8m--3.0mC.3.0m--3.6mD.4.2m--6.0m23.阳台,厨房和浴厕等的地面标高较其他房间的地面标高约低()A.5-10mmB.10-20mmC.20-50mmD.20--60mm24.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夏热、冬冷的状况,主要房间适宜的朝向是()A.南向或南偏东、偏西少许角度B.南向或东向C.东向或西向D.北向或南向25.较重要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一般划分为以下设计阶段()。A.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B.方案设计、初设设计、施工图设计C.结构设计、建筑设计D.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6.中学演示教室当地面坡度大于(),应做成台阶形。A、1:5B、1:6C、1:8D、1:1027.跃层剖面组合方式主要用于()A、住宅建筑B、商场建筑C、教学建筑D、风景区建筑28.雨篷高度一般以高出洞口标高()mmA、300B、400C、500D、20029.中、小学校总平面布置中所指的“动”“静”要分开,下面()是对的。A.音乐、阅读等课程的上课时间与其他课程的上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