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6的相反数是()A、﹣6B、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C、±6D、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2、福州地铁将于2014年12月试通车,规划总长约18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总长为()A、0.18×106米B、1.8×106米C、1.8×105米D、18×104米3、在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都是相同的圆,该几何体是()A、B、C、D、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A、y=x2B、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C、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D、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5、下列四个角中,最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角是()A、B、C、D、6、不等式组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7、一元二次方程x(x2﹣)=0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8、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A、0B、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C、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D、19、如图,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若∠AOB=120°,则大圆半径R与小圆半径r之间满足()A、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B、R=3rC、R=2rD、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10、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A、B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C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个数是()A、2B、3C、4D、5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满分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分解因式:x225=﹣.12、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则落在陆地上的概率是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13、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则∠A+B+C=∠∠度.14、化简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的结果是.15、以数轴上的原点O为圆心,3为半径的扇形中,圆心角∠AOB=90°,另一个扇形是以点P为圆心,5为半径,圆心角∠CPD=60°,点P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如图,如果两个扇形的圆弧部分(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和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相交,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满分90分;请将正确答案及解答过程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图或添辅助线用铅笔画完,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6、(1)计算:Error:Referencesourcenotfound;(2)化简:(a+3)2+a(2a﹣).17、(1)如图,ABBD⊥于点B,EDBD⊥于点D,AE交BD于点C,且BC=DC.求证:AB=ED.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2)植树节期间,两所学校共植树834棵,其中海石中学植树的数量比励东中学的2倍少3棵,两校各植树多少棵?18、在结束了380课时初中阶段数学内容的教学后,唐老师计划安排60课时用于总复习,根据数学内容所占课时比例,绘制如下统计图表(图1~图3),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统计与概率”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度;(2)图2、3中的a=,b=;(3)在60课时的总复习中,唐老师应安排多少课时复习“数与代数”内容?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均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1)求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当0≤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线段BC.若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y随x的增大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20、如图,在△ABC中,∠A=90°,O是BC边上一点,以O为圆心的半圆分别与AB、AC边相切于D、E两点,连接OD.已知BD=2,AD=3.求:(1)tanC;(2)图中两部分阴影面积的和.21、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