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1数量持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状况持续转好。截止2004年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3月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4234亿元,同比增长了384,占市场总额的128,上升了22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5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以上,占上海市贷款市场总额的106。2005年1-3月份,外资银行实现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了468。2入股中资银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在过去一年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启动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机制更为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开放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已经占到中资银行总资产的15。3进入范围由京沪深向内地逐步扩散。目前,以京沪深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首要选择地域,并且以京沪深为中心不断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延伸。随着鼓励外资金融机构为西部大开放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区域将不断扩大,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的地域分布也将不断向中西部延伸。4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数量逐渐增多。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从12月1日开始,中国将进一步按时开放昆明、北京、厦门三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并提前一年开放西安、沈阳两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8个。5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与贷款上,结算方面也趋向活跃,其人民币的来源不仅依靠外商投资企业的存款,而且充分利用同业借款等市场机制来筹集,基本上满足了信贷资产上的需求。据业内人士预计,外资银行在大陆的贷款额将以每年40速度增长,到2010年,外资银行占大陆总贷款的比例将达8。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前景展望专家分析,外资银行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天然联系是割不断的,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便是跟踪自己原有客户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银行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有的外币业务客户群中跨国公司占了绝大多数,目前,该行正在等待着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经营权,而那些跨国公司、高端客户正是他们首先发展的目标。对未来更长的时间,即全面开放人民币国内市场后,中国银行机构将继续保持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外资银行机构则可能稳步提高它们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机构要显著地提高它们在中国国内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其地位提升到与现有的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类似的水平,它们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开发工作。这包括,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开设分行,在已经开设分行的城市中开设更多的经营网点,在推销成熟的银行服务产品的同时针对中国客户需求特点进行调整和创新,实行融合中外文化因素的经营和管理策略,推行人力资源上的本土化战略,与国内银行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样化的密切合作。也就是说,外资银行需要成为被中国国内客户广泛认可的经营机构,为中国国内企业带来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帮助中国经济改善资源配置,促进资金合理流动,降低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中国经济体系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案例将大幅度减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外资行在限售期后大幅减持中资行股权获取暴利,引起国内舆论争议;二是学术界对海外战略投资者提高中资行公司治理水平、科技水平存不同看法;三是次贷危机后,外资行自顾不暇,光环破灭,中资行已不再盲目崇拜外资行的经验。2在我国建立分行或独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会越来越多。自2007年花旗等4家外资行率先成立独立法人银行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立24家独立法人银行。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小国的金融机构将不断在中国增设机构,大型外资行则成立独立法人银行。有必要指出的是,台资银行或大举进驻大陆。3一些外资行已完成中国境内机构布局并采取本土化策略。东亚、汇丰、恒生等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分行数已达15个以上,多于所有城商行分行...